第A25版:文化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在宋朝洗澡
狐狸精当老师
江山不改旧颜色
★冯磊专栏 流言冯语
056gy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江山不改旧颜色

★吴克成专栏 心理红楼

嗑瓜子儿嗑出个臭虫——什么样的人(仁)也有,身为北大教授,本应走在时代前列,可是民国九至十年间于北大教拉丁文的辜鸿铭,头戴风帽,身穿长袍,外罩出风(马褂内皮透出周边者,叫做出风)皮马褂,俨然从前清的黄土里扒拉出来的古物。他还有一些特殊爱好,比如喜欢女人的小脚,且越臭他越喜欢。他还喜欢收集妓女的手帕,出入勾栏时巧取豪夺过来藏在怀中,讲课时拿出来揩鼻涕,“五颜六色,缤纷满案”。学生们在底下窃笑,他却稳坐钓鱼台,颜色没有一点变化。

贾宝玉也有一些特殊爱好,比如“淘漉”香粉胭脂,吃女孩子嘴边的胭脂膏子:第九回他去上学前,不忘嘱咐黛玉,胭脂膏子等他回来再制。他还喜欢“流荡优伶”,为此还被父亲贾政胖揍过一顿,打得他穿着的一条绿纱小衣上全是血渍。

可惜在以后的日子里,贾宝玉跟优伶蒋玉菡依旧过从甚密,贾政又动肝火又抡板子,劳心劳力大半天,贾宝玉却江山不改旧颜色。可见这顿打,全是无用功。

中国的大部分父母向来信奉“不打不成器”,以为孩子受过皮肉之苦,以后若要再伸手,必会有所忌惮。其实惩罚只是抑制了不适当的反应,并不能让人立地成佛,且抑制的作用有限。因为受罚的人很多会把受罚的原因归结为外界的高压枪,一旦他知道没有枪口对着他,他便会故伎重演。更有一些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心里会拨拉一下小算盘,如果他算着得到的比失去的多,即使有所忌惮,也会铤而走险。还有更坏的情况:做坏事被父母发现后,人会心生歉疚,父母打他几板子,歉疚就会被板子抵消,以后他便可再展手脚,如此,父母再打,他再抵消,无限循环下去。

因此,板子的轻重并不重要,关键是受罚者对挨板子原因的认知与解释,只有当他真正认识到确实是自己的做法不好时,他才会悬崖勒马。这时,即使没有人监督,他也不会重蹈覆辙。

一旦对惩罚没有正确的认知与解释,只有死路一条,谁也回天无力。龚自珍,多么伟大的人物,他好赌,奈何逢赌必输。对他而言,常赌常败,惩罚不可谓不大,他之所以一路不回头,直到把家产输光,正是因为他一直有能捞回本,且说不定能一把暴富的片面认识——他光想着贼吃肉,没想着贼也会有挨打的时候。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68454 2014-05-14 00:00:00 三 江山不改旧颜色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