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7版:文化 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非本性的品质
★罗西专栏 心情若锦
★八月天专栏 乡村记忆
★刘宜庆专栏 民国谭屑
★王国华专栏 野史新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罗西专栏 心情若锦

中午一个人在家。先吃1个陕西高山苹果、4颗云南纸皮核桃、5颗福建桂圆、3颗山东大枣。半钟头后,再接再厉,煮面,一种传统线面(也叫寿面),来自仙游,先在开水里滚几下,再捞起来,配料是海蛎(兑老家的地瓜粉)、猪肉(来自乡下家养的),还有韭菜芹菜包菜黑木耳,骨头山药汤做高汤……最后点上芝麻油,是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据说一天要吃30多种以上食物,我一餐就凑足了。我想,寂寞的时候,更要疼着自己,比如下一碗热闹非凡的面条映照一点点的小孤单。

享受生活的本质,是爱自己、宝贝自己,别对不起自己。而真正会享受的人,是个智慧之人,会在可能荒芜自己、刻薄自己的时候,滋润着,欢欣着。赋予有限的时光不同的内容,让自己丰富起来,最贫瘠的不是没有钱,而是不会编织时光。

一位已经达到“财富自由”的企业家在上海黄浦区买了一套公寓,目前价值1000万元;后来又在徐汇区买了一栋别墅,现在价值4000万元;最近他又在三亚买了一套度假房,价值500万元。在他的房子中,还收藏着一些艺术品作为装饰;最近他对红酒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收藏了一些;此外,他还收藏了4辆车、5块手表。这些收藏总共价值1500万元。另外,他手上持有包括现金在内的可投资资产,共4000万元……

这样的“财富自由”硬件、数字,多数人只能望洋兴叹。那么我们就因此等死、哀嚎、沉沦、枯萎吗?生命赋予我们一个礼物,那就是懂得在有限的条件里,赢得快乐的能力。幸福是一种能力。摆脱以“数字”为标准的幸福才是真自由。有个穷朋友说:“凡是因钱而难免的不快、憋屈,我都没有。我才不设money上限整死自己,也不再设底线维护面子。我用仅有的money花在我认为值的、可能他人认为不值的东西上乐活乐活。”

活得体面要很多钱,活得快乐不需要太多。

宋丹丹在微博里说:特想告诉那些急着成名的年轻演员:急没用,都是命。我31岁演完《我爱我家》,20来年除了《家有儿女》几乎没演过啥(除小品),就没有导演找我演戏,十多年一天到晚玩儿,现在50岁演30多的大龄剩女,近期同时接到近10个剧本……从容,从容过属于你的一生就挺好,别光奔目标忘了看眼前的风景,该啥样就啥样高高兴兴反正是命!

一个反面例子是:有一个面包在赶路,跑啊跑,肚子饿了就把自己吃了。

一个长沙女孩与一个德国男孩相爱了,然后他骑着一辆挂长沙牌子的摩托载她环游世界,近5个月的时光里,历经14个国家,但是才花销4万多元人民币。生命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次旅行,别跟自己过不去。如果无法看每一朵花开,那就每天清晨对着镜子看自己笑。风景是一种心情,而好心情常常是自己发明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68870 2014-05-15 00:00:00 四 ★罗西专栏 心情若锦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