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5版:登封播报 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专家在线
做一名纯粹的医生是我最大的快乐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做一名纯粹的医生是我最大的快乐
——记登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治医师鲁书涛
鲁书涛医生在给患儿看病

鲁书涛,今年41岁,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已经从医13年,一直致力于儿科,几乎每年都会被登封市卫生系统评为“十佳医生”、“先进个人”、“先进管理者”等,深受患者的好评。

早上7点,当记者来到登封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大厅时,鲁书涛的诊室门外已经有五六位患者家属在排队。

来自南阳的刘女士因为儿子总是喊肚子疼,跑了好几家医院却查不出有什么问题,听人介绍说登封市妇幼保健院的鲁书涛医生对儿科非常在行,就急忙驱车赶了过来,“早上5点就来了,只为能够早一点见到鲁书涛医生,赶紧给孩子看看病”。每一天,鲁书涛都要接诊60多例患儿,常常过了饭点还在那里给病人耐心地询诊。

郑州晚报记者

袁建龙

通讯员 孙长见 文/图

忆过去 有喜悦有苦涩,经历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从事儿科的工作历程中,既经历过成功的喜悦,也经历过失败的酸涩。在鲁书涛的从医经历中,总有一些点点滴滴的片段,时刻在他的脑海中徘徊。

记得那是2003年的一个夜班,鲁书涛值班时遇到一例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和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患儿入院时病情非常危重,烦躁不安,口唇发绀,呼吸急促,在第一时间给病人建立静脉通路和吸氧后,鲁书涛立即和病人进行了沟通,建议病人转诊上级医院。

但是患者的经济情况不好,家属坦言,要是转诊的话就放弃治疗。选择坚持还是放弃?这是鲁书涛遇到的第一例肺炎合并呼竭和心竭的患儿,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当时医院的条件也还比较差,没有心电监护仪,缺乏高资历医师的指导,但是眼睁睁地看着患者病情恶化放弃治疗,鲁书涛做不到。于是他下定决心,决定搏一下。鲁书涛和值班护士立即给予患儿强心剂、清理气道分泌物等措施。

入院约6小时后,患儿的病情逐渐稳定,精神改善,呼吸平稳,心率下降,心衰逐渐纠正,鲁书涛这时才稍稍松了口气,一下子瘫软在椅子上,几乎没了起来的力气。

事后,当班的护士问鲁书涛:“主任,当时病人来的时候你害怕不害怕?”他说:“不害怕!”其实,害怕不害怕鲁书涛自己心里清楚,但是他的回答只能是不害怕,因为当时需要他站出来,不能退缩。经历了这个患儿的抢救后,再遇到这样的病人,鲁书涛就有了信心和勇气。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经历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谈当下 是信任是责任,技不落伍喜欢放眼未来

人们走进鲁书涛的门诊室总会发现,相较于许多科室满墙壁的锦旗,他的诊室显得很空旷、很单调,遍观整个房间找不到一张锦旗、一份奖状。

询问起原因,鲁书涛这样对记者说:“荣耀属于过去,应该放在记忆里,我喜欢放眼未来,空白能够更好地去描绘和书写未来。”在鲁书涛看来,把满屋子的病人都治好,诊室没有一个病人,再空旷他也高兴。

而谈及当下微信的流行,鲁书涛坦率地说:“我不会玩微信。”在同事的眼里,鲁书涛工作之余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看书和学习上,人们常有的娱乐活动,很少有他的身影。所以有人戏称:“你OUT了”。对此鲁书涛总会扬起手中的书笑着回道:“它不OUT就行。”

谈从医 很敬畏很感动,因为生命就在我们手中

在鲁书涛的抽屉里,有这样两个小本子,一本里面满满地记着他从医这么多年来自己诊治过的病例,从诊断到用药,均一一记录在案。他经常在闲暇时拿出来仔细翻看,看看当时自己是如何做的,现在如果再遇到这样的状况又会怎样做、有没有什么进步,以此时时鞭策自己去学习、去进步。

另外一个本子,则记录着他这些年来所遇到过的感动,他把这些感动记录下来,当做自己的动力,用鲁书涛的话来说就是:“每当疲惫的时候,我就会翻翻自己的这个小本子,看着一个个感动的人和事,很快就又会充满干劲。”

采访中鲁书涛还给记者讲了这样一则寓言:有一个原始部落的酋长非常睿智,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错误地判断过任何事情。但一个年轻人非要和老酋长较劲,想方设法要让老酋长判断错一件事。小伙子将一个刚刚孵出来的小鸟握在手心,胸有成竹地问老酋长:“你说我手里的鸟是死的还是活的?”正在他自以为是的时候,老酋长回答说:“生命就在你的手中。”

是的,“生命就在你的手中”。他常常用这句话激励和鞭策自己,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每次接诊病人,鲁书涛都会心存敬畏,用一颗虔诚的心去为病人服务,不心存杂念,力争做一名纯粹的医生,因为“生命就在我们手中”。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94350 2014-08-15 00:00:00 五 做一名纯粹的医生是我最大的快乐KeywordPh——记登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治医师鲁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