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文化产业周刊 观星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聊斋闲品
史海钩沉
百味人生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史海钩沉

范仲淹与滕子京

□王振洲

范仲淹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是应滕子京的邀请所写。文章开头即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由此可见,滕子京是很能干的。在使全郡政通人和的同时,还为后人留下了名文名楼。

岳阳楼原为三国时东吴名将鲁肃的阅兵台,南北朝时名为巴陵城楼,到了唐代因大诗人杜甫诗中有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以及李白等的题诗,始称岳阳楼。经多次战乱,宋朝时岳阳楼已破败不堪。楼修好以后,滕子京说:“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能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能传。”果然如此,雄壮的岳阳楼因范仲淹的文章更有名,范仲淹的文章因四面八方的游客到岳阳楼观赏而广为流传。文、楼相得益彰,影响深远。二者都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顺便提一下,滕子京还在洞庭湖边修了条“偃虹堤”,供往来湖中的船家躲风避险,并请欧阳修写了《偃虹堤记》。此记手法新颖,在欧文中别具一格。记中称此堤是滕子京为民“捍患兴利”之作,“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

欧阳修说滕子京志大才高,闻名当世,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庆历二年西夏攻宋,滕子京以天章阁待制权知边疆重镇泾州。在与西夏作战时,他动用公款犒赏士兵,武装农民,被弹劾乱用公款,要将其下狱治罪。时为参政知事的范仲淹感到太不公平,极力为其辩诬。经过调查证明,用钱账目清楚,没有贪污肥己。这才免了牢狱之灾,被贬谪到巴陵郡。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一生坚持正义,抵制邪恶。他不避权势,议论朝政得失,官员曲直,无不切中要害。《续资治通鉴》中说他“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宰相吕夷简及其群小对他是又恨又怕,数次对范仲淹出招,都不能深治,便让范仲淹去权知开封府。明着看是重用,实则别有用心。开封府辖管京城并领十六个县。京城中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及其衙内们,猾吏、奸商、“水浒”中牛二那样的泼皮无赖都不好惹,特别不好治理。史书上说,吕夷简让范仲淹权知开封府是“欲挠以剧颂,使不暇他议”,更希望他得罪皇亲国戚,出现重大失误,然后收拾他。岂料范仲淹一心为公,言出法随,公正断案,在不太多的时间中就把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权贵为之敛手,狡猾之徒畏惧退缩。范仲淹在繁杂的事务中还有时间读书,向仁宗陈说治国用人之道。当时东京民谣云:“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仲淹字希文)”。在此期间他看到吕夷简结党营私,违规安排和提拔亲信,便绘制了百官图呈给宋仁宗,指出哪些属于正常提拔,哪些为胡乱安排,并说“官人之法,人主当知其迟速升降之序,进退不应全委宰相”。请宋仁宗亲贤臣远奸佞。吕夷简大怒,说范仲淹越职言事,离间君臣,又指使其亲信待御使韩缜诋毁范仲淹荐引朋党,把范仲淹贬职沧州,富粥、欧阳修等几位为范仲淹鸣不平的官员都被视为范党,先后贬出京城。好在宋仁宗知道范仲淹对朝廷的忠诚,每次被贬过一段时间即召回朝中。范仲淹几起几落,不改初衷,因在下边更多地了解到民情,忧国忧民之心更切。庆历元年回朝中任枢密副使,不久又任参政知事。宋仁宗对其充满希望,几次召见,听从意见,甚至赠与纸笔,让条列当时急务。范仲淹经深思熟虑,提出十项建策,其中除典办学校和水利。多项都在于整顿机构和人事。诸如明黜陡除滥官,对官员严加考核,有才能又有功者可特别任用。改变贵族官员子弟“恩荫”做官的旧办法,对“恩荫”做官严加限制等。宋仁宗颁布在全国施行,史称“庆历新政”。因为新政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他们和嫉妒范仲淹的人沆瀣一气,兴风作浪,刁难新政。庆历四年春西夏扣边,军情紧张,仁宗让范仲淹出任河东陕西宣抚使。在范仲淹和敌人浴血奋战之际,朝中守旧派得势,罢免了范仲淹的参政知事,施行才一年多时间的新政被扼杀。范仲淹以资政殿学出知邓州。《岳阳楼记》就是在邓州写的。文中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既表明他此时的心迹,也是与滕子京共勉。

范仲淹说到做到,始终表里如一。他自幼丧父,备尝人间辛苦。显贵后仍保持普通人的本色。《续资治通鉴》中说他“非宾客不重肉,妻儿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收在《古文观止》中的《义田记》所写就是他出钱置地、兴办义学的感人事迹。他在任杭州知府时已年过花甲,当时许多达官贵人都在西都洛阳建有豪宅、名园,家人劝他在洛阳治第树园,以便退休后颐养天年。他回答说:“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还说洛阳士大夫家园林相望,主人并不常游,我去游他们也不会阻挡我,何必非自己有才快乐。行文至此,不禁想起时下官场中那些“阴阳人”,他们把“执政为民”、“勤政廉政”、“公平无私”喊得震天响,打扮得光彩照人,比范仲淹的形象还要高大,转过身去却变成可恶的“老虎”“苍蝇”,对百姓大肆“食肉吮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铁腕打“老虎”拍“苍蝇”,这是国之幸民之福,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03981 2014-09-26 00:00:00 五 史海钩沉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