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7版:荥阳播报 国庆七天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未来,“大坑”
将变商业街
85岁老人“雕刻”历史
jxc4913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未来,“大坑”
将变商业街
“大坑”中的兴华路改造后
“大坑”中的成皋路“肠梗塞”现象严重

未来,“大坑”

将变商业街

荥阳市区方圆几十里,没人不知道“大坑”的。“大坑”,是荥阳市区杨五楼村北至陇海铁路之间的一片洼地,现在是有名的“大坑农贸市场”。提及这一带地域,笔者14岁进城上学,18岁参加工作,至今64年都在城区,特别在原城关镇任职20多年,而杨五楼又是城关镇属下,所以对杨五楼北边“大坑”的来历有所探索。

史料记载,杨五楼村原称演武楼村,世代相传从唐朝始,这里便是官家演武、练兵之地。现在的杨五楼村以南,原有南北走向的一条土岭,这岭称“演武梁”,是老百姓观看军队演武的高地;土岭东边的100多亩一马平川之地,是官军飞马射箭的“演武场”;杨五楼村则是官军居住的馆驿之所,时称“演武楼”;“演武楼”北边的近百十亩低洼之地,是各地来军喂养军马、临近演武之前将士军马的出发之地,后人称之为“藏马沟”。

随着时间推移,缘于“藏马沟”低洼聚水,久而久之这里成为杨五楼村的荒芜废弃之地。1981年,那时这里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臭气冲天。当时人们从这里经过,都是掩鼻匆匆而行。那些年这里的人们流传着这么一些俗语:“藏马沟里杂草生,臭气冲天污水坑。死狗死猫熏死人,臭气扑鼻蚊蝇叮。藏马沟里别去转,僻静之处不洁净。”言外之意那里还常常埋葬无名死人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1983年我们城关镇提出镇政府、生产大队、生产队、联户、个人“五个轮子一齐转”发展经济,全民动手搞企业,城关镇政府携手市工商管理局,动员社会力量集资,综合治理了“藏马沟”,我们在这里平沟填坑,铺修街道,建筑临街门市商业用房,共计有120多家、近30000平方米,并且由城关镇和工商局携手,建立了市场管理部门。立时,“大坑农贸市场”成为荥阳北部地域几个乡镇蔬菜等农业产品的集散地,城区荥阳南部几个乡镇百姓也跑数十里地来这里买“便宜货”。

后来,加上河南省建材厂的转型和开发,杨五楼“大坑”南头、西邻又设立了蔬菜市场和超市,杨五楼的“大坑”立时成为市区和市区周边人们的蔬菜、农产品的“采购、转销中心”,杨五楼的“大坑农贸市场”也慢慢驰名荥阳各地。

时光如梭,如今的大坑农贸市场已不符合其作为荥阳城市副中心的位置,车水马龙已变成路堵,车蜗行,人心急。今年9月,兴华路北段和汜河路西路改造,“大坑”的“肠梗塞”现象初步改观。目前,紧临的农房索河湾已露芳容,不久将出现集商业、休闲、开放、人群、亲和于一体的商业街区,届时实现商业由集贸市场退至商业街区内,“肠梗塞”自然痊愈,“大坑”也成为过去式。

试看明日之天下,杨五楼北边古老的“藏马沟”这个“大坑”将必然是又一番新天地。 通讯员 王永襄 文/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04483 2014-09-27 00:00:00 六 未来,“大坑”<BR/>将变商业街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