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7版:荥阳播报 国庆七天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未来,“大坑”
将变商业街
85岁老人“雕刻”历史
jxc4913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85岁老人“雕刻”历史

9月3日一大早, 85岁的王龙章老人就起床了,今天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日子。简单整理一下,拿上随身携带的布袋前往乡下老家。

沿着环翠峪旅游大道一路向南,20分钟车程便到了五云山脚下的刘河镇石庄村。临街一堵长16米、高3米的院墙上,镶嵌着一通通青青的石碑,清晰醒目的字迹镌刻着歌咏抗战英烈的诗文,形成一座美丽的“碑墙”,在青山绿树间格外醒目。

飞机大炮机关枪,虎牢关前开战场。

日寇蜂拥西进犯,国军阻击将关挡。

古朴的诗句仿佛将我们带回战争的岁月。1941年9月30日,日军偷渡黄河攻打广武,开始了在荥阳境内的烧杀抢掠。1944年,日军南攻五云山一带,同年由皮定钧司令率领的豫西抗日支队先遣支队到达五云山西麓鏊子岗,与日军进行了多次战斗。

在战斗的硝烟中长大的王龙章老人当时还上小学,亲身经历了八年抗战,多次在家门口观看打仗,参加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亲眼目睹了日寇之凶残,也被爱国将士的英勇奋战而深深感动。

1991年退休在家的王龙章老人开始利用各种机会踏访荥阳周边昔日抗日战场,走访烈士家属和知情人,努力获取第一手资料,并把搜集到的抗战史实资料浓缩整理成言简意赅的诗歌。去年3月,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让那些抗战牺牲的英烈永远为世人记住,王龙章老人萌生用石碑“雕刻”这段历史的念头。

一块打磨好的石碑动辄百元,着实让王龙章老人为难。一次偶然的机会王龙章老人发现一个工地上有一堆修路废弃的旧石板,就用自己的三轮车一块块拉回家,又买来工具切割成长80公分、宽30公分的小石板,再打磨成一块块平整的石碑。

凭借儿时跟姥爷学的些微碑刻技艺,王龙章老人一个字一个字地摸索着雕刻,一块儿、两块儿……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王龙章老人用自己的双手打磨了50多块石碑,雕刻完成22块。他又叮嘱儿子全部镶嵌在老家的外墙上,供人免费观看。

“今天是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首个纪念日。赶在今天之前完工也算完成了我的一个夙愿。”王龙章老人抚摸着一块块石碑,像是跟离别多年的亲人诉说着什么。

过了许久,老人从随身携带的布袋中摸出一块木板,用毛笔写上“石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展览”16个铿锵大字,用铁丝缠在了路边的电线杆上,以提醒过往路人。老人告诉我们,这只是他雕刻的一部分,在有生之年他还要雕刻“弘扬孝道”、“崇德向善”、“文明之声”三个主题将剩余三面墙壁填满。

临走前,老人又从布袋中拿出一挂鞭炮,让村里人在碑墙前燃放。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似乎在告诉那些已逝的英雄,他们的血没有白流,他们的事迹后人将永远铭记。

抗战八年历艰辛,日军烧杀灾难深。

亲身经历当年事,回忆刻石告后人。

当年事情千千万,仅记点滴都是真。

后人莫忘献身者,功高世代牢记心。

鞭炮声渐渐消逝,引来众多过路人前来观看,有人满怀深情地诵读着老人的诗,伴随着鞭炮声传向远方……

通讯员 蒋士勋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04485 2014-09-27 00:00:00 六 85岁老人“雕刻”历史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