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观星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灯下漫笔
朝花夕拾
人生百味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灯下漫笔

看 戏

□王晓

我喜欢看戏,一出老戏能看几十遍也不厌烦。说来也怪,有的戏明明都会唱了,还是一遍一遍地看了又看,听了又听,其中的情由恐怕不是简单的“喜欢”二字所能说清楚的。可是,我就是这样的人,一旦沉溺于什么,便一头扎进去,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人常说,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这话不假。那些苦情戏,刚一拉弦,词未出唇,人就不免悲从中来。第一次看戏掉泪因为《秦雪梅》。那一年,我二十岁,背着家人偷偷喜欢上了他,可母亲却不大喜欢他。也不是他不好,母亲只听说过他几次,一回也没见过他,有什么理由讨厌他呢?想来那时的母亲心里充满了提防戒备,对每一个妄图靠近女儿的青年人,都如临大敌,生怕委屈了自己的闺女。

“他家条件不好,将来怕是要吃苦受累。”母亲说着小心地看了看我的脸,唯恐哪句话说不应惹恼了我,母亲沉默了一会儿,忍不住又自言自语:“他哪好呢?个也不高,长得又一般……”“咋了,他再不好,我愿意……”母亲的话还没完,就被我呛了回去。

恰恰那晚,乡里来了戏班子,唱的就是《秦雪梅》。母亲和我相挨着站在人堆里,不知什么时候,我的泪簌簌而下,母亲的眼圈也红了。我是为“秦雪梅”不幸的爱情遭遇而悲戚,母亲则是为我伤情而难过,估计那一刻,母亲已经默许我与他的婚事。因为,在母亲心里,我的快乐才是至关重要的,至于其他的,都算不得什么。好在,我运气还可以,日子过得也不错,否则,叫我的母亲情何以堪?

这些年,看过的经典剧目数不胜数,听过的名家名段美不胜收,同样的角色,不同的人演来,行腔韵调、手眼身法自有不一样的风情,正好比花鸟虫鱼、梅兰竹菊,难堪愚贤高下,不过是凭人一己喜好罢了。倒有一出戏,好多年了一直萦在心头念念不忘,想起“戏”就能想起它。

戏的名字真不知道,那晚我散步到广场时已经开戏了。唱戏的也是票友自发组织的业余小剧团。 戏里的故事很俗套,一个后娘疼爱亲生,虐待继子,甚至觊觎家财设计谋害于他。私下认为,做母亲的只喜欢自己的孩子,原也无可厚非,不能把别人的孩子当成亲子一般看待也正常不过,只要不害人便了。不必嘲笑我境界低下,人心原本就有高下之分,我本凡人,固然不能如天使般崇高,但也绝不像撒旦般疯狂。闲话少叙,还是继续看戏吧,原本落套的戏本子,妙就妙在那个可怜的孩子他有个母亲——气息已尽而魂魄不散的母亲,阴阳两隔仍心系娇儿的母亲。可能是母子连心吧,但凡儿身有难,万般无奈求助无门之际,仰天哀嚎声声唤娘之时,母亲便挺身而出,于万劫不复之中救儿生还,尽管阴气深深的娘近不了儿身,护子怜子之心却与世间母亲一般无二。原来,做鬼也是可以如此温情脉脉的,原来,即便离世也减不了半分母亲的心啊!

这出戏的名字至今我仍不知道,这样的乡间小戏也仅看过一次,然而却终究难忘。就像偶然做过的一个梦,偶尔读到的一本书,不经意中遇见的那个人,多年以后,你知道它终究走过你的生命,与你而言不是一片空白,对它来说也不是一场萍聚。就像看戏一样,台上的人唱一句,台下的人叹一声,初见亦是重逢。弹指间人生半旧,有几人能如“戏”一般经年不散,入我心解我意,相视一笑灵犀透,冰心玉壶两相宜呢?

哦,还是耐心看戏吧。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07067 2014-10-16 00:00:00 四 灯下漫笔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