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文化 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卓文君的爱情保卫战
粉丝之胃
房顶飘落的喜馒头
妃子的外遇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房顶飘落的喜馒头

★八月天专栏 乡村记忆

在豫北乡村,对建房子看得很重,建的过程中,有两次特别隆重的仪式,一次是上梁,一次是竣工。这仪式中,最热闹、最令孩子们兴奋的是撒喜馒头。

大概是因为那个年代白面紧缺,才以这样的形式来庆祝。喜馒头跟正常的馒头形状不一样,几乎是圆的,有鸡蛋大小,一大嘴就能吃完。

改革开放之前,豫北的乡村是以平顶泥棚为主的,能盖上三间丈把高的瓦房,就算很殷实的家庭。瓦房根据砌墙的材质分为几个档次:全熟板砖,里生外熟板砖,里生外熟打陡,土坯墙。全熟板砖,就是房墙全用砖,砖的砌法均为平放,更牢固。这里的“熟”,指的是烧过的蓝砖或红砖,土坯就算“生”的了。里生外熟板砖,就是墙的外面用板砖,里面用土坯。里生外熟打陡,不光里面用土坯,外面的砖还要立起来,这样更省砖。土坯墙就不用说了。还有一种盖法,用砖砌上一米左右,上边的全用土坯。

瓦房的房顶也有方椽缠瓦、圆椽苇笆等不同档次。方椽,即用大的木头分割的椽,一般用松木,根根方正,缠(缠有紧贴的意思)上蓝瓦,上边再铺一层麦秸泥,然后再一垄一垄地扣瓦。这应该是乡村最讲究的瓦房。圆椽就可以马虎了,粗细不等,木料不同,还有弯,只能配苇笆或高粱箔,乃至是木棒,瓦垄一遮,也很气派。

只有盖瓦房,才配得上撒喜馒头,平房和泥棚是不撒的。谁家盖瓦房了,一道街的半大孩早就操心等着抢喜馒头了。喜馒头要提前蒸好,放在笸箩里晾凉了,再用筷子头蘸着红颜色点上一个红点,这就是喜庆的色彩了。

上梁要放鞭炮,但喜馒头可以撒也可以不撒,这要看主家的经济状况和开明程度,毕竟要用一瓢的白面,够一家人吃两三顿汤面条。竣工是一定要撒的。主家把九十九个喜馒头装在斗里,罩上一块红布,郑重地交给掌尺人(相当于建房工程师)抱上房顶。撒之前有人会大声吆喝:撒喜馒头了!撒喜馒头了!

早已有半大孩在等了。吆喝声也会招来街坊邻居。房顶上干活的人近水楼台,从斗里抓几个拿回家,图吉利,也算给孩子的美食。

撒起来就热闹了,喜馒头从屋顶飞舞着落下,大人小孩一起哄抢,全然不顾落在土堆、泥里,都会拾起来。热闹很短暂,没撒几下,斗就空了,让人意犹未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10621 2014-10-30 00:00:00 四 房顶飘落的喜馒头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