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郑州百年人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邂逅二七塔
郑州记忆
郑州:误读中的美丽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误读中的美丽
误读,黄帝故里误读,交际文化美丽:森林城市

□杜立新(作家)

我所居住的郑州,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城记”。套用鲁迅的名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那么我要这么说:“在我居住的郑州,可以看见两座城,一座是商城,还有一座也是商城。”当然,鲁迅笔下的两株枣树,在植物的品种上是一回事,他之所以这样写是一种心绪的表达。我所说的商城则是天地之别的了。地下的商城,有3600年的历史,是中国的商代王朝,方圆十几里,保存完好。另一座商城是现代化的商业都市,近千万人的繁华。地下城和地上城,中间隔着土层,隔着3600年的长度。它们在时间的两端重逢,从而进入神奇。夕阳残照中,祼露的商城遗址在现代文明的咆哮中散发着古老的光泽,那是一抹岁月的锈红和一声喑哑的呢喃。

误读是一种“存在”,是通向彼岸的一声引领的呼哨。作为一座城市,一个人类的文化延伸物,误读,同样是避免不了的,有时你会在无奈而又超然之际,眺望它的美丽。

误读,纪念塔

纪念塔,是郑州的标志性建筑。

它诞生于十年动乱的中期,一九七一年。人们称它是城市的精神高地,诗化为都市生活的一个背影,人们还将它比作静观社会变迁的证人,一个辐射性极强的文化磁场……

实际上,这座纪念塔来自于人们的误读。它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京汉铁路大罢工。这场中国工人在历史舞台上强力登台亮相的运动,被铁血镇压了。两个工人运动领袖的人头悬挂在这个叫“长春桥”的地方。第二个阶段,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长春桥”拓建成一个广场,搞了一次经贸交流。具有浪漫情调的组织者,为商务活动搭建了一座二十多米高的木塔。塔形和克里姆林宫的外形相似。经贸活动结束了,俄式木塔在一番决定去留的讨论中,最终以不宜浪费的理由保存下来。结果,这种质朴的节俭观,在几年之后的清明节,以超越时空的方式联结到了三分之一世纪前的血案,成全了一个新的祭奠场所。高耸的木塔,不再孤零零了,它得到了类似于还原事物本质的诠释。

第三阶段,大地旋转,四季轮回,当天空又漫卷十几次风雪,俄式木塔倒掉了,人们又建了一座纪念塔。这个六十多米高的庞然大物,完全是革命豪情的一种物化。在以后的岁月,它以独特的身姿骄傲而巍峨,成为中原大地意象丰富的标志性建筑。

误读,黄帝故里

十几年前,我在一家杂志社供职,有个同事写了本黄帝的长篇小说。我很奇怪,经过一番交谈,才知郑州南部几十里的具茨山,有大量的关于黄帝的民间传说,他就是汇集传说而写的。后来,听说具茨山搞了几场学术论证,引经据典的结果是,这里是黄帝故里。五千年前黄帝就出生在具茨山下,黄帝部族就活动在具茨山周围。再后来,从学术走向了实施,“黄帝故里”诞生了。具茨山也改了名,为“始祖山”。后来的后来,就闹大了。2006年的3月31日,“黄帝故里”举办了拜祖大典。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海外名流飞抵参拜。除了央视新闻频道、国际频道同步直播外,境内外60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为此,郑州继“亚细亚商战”之后,又爆了大名。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传说时代的人物或者神,他的精魂游荡在神州大地,这本来是一种抽象的美,一种族群认同和历史记忆。现在,郑州人却给他找了个家,这种具象本身是不是对黄帝的一种误读呢?

从“黄帝故里”的发展,我们看得出事物的演绎,从小变大,从远到近,从虚到实,从边缘走向中心,从民间走进主流。有些事,得看你怎么看。郑州在寻求发展,“黄帝故里”作为郑州的新名片,如果确实对经济、文化、社会大有好处,“误读”也就由它去好了。

误读,交际文化

郑州人和“中”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地理位置上,南下或北上,东进或西游,大多要途经郑州。从郑州的“中”间穿越。人文脉络上,中原称得上儒学“中庸之道”的传承者。郑州人爱说“中”,里面折射了“中庸”的思想。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往往考虑左右,取其“中间”、以“中规中矩”为标准。这种表现的形式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郑州人口才的不漂亮,用郑州话说——“不老中”。

北京人说“侃”,也能侃;广州人说“聊”,也能聊;郑州人说“喷”却不怎么能喷。评价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叫“这家伙真能喷”。这里就垫了一层贬意。“喷”,含有夸夸其谈不着边际的意思,而这种人又显得不实在、卖弄和炫耀。再往前推理,这种人是不可深交的。结果,大凡口才很棒、眉飞色舞的人在交际场合要打上括号。这种交际文化的潜规则,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有表现障碍的郑州人。我有一个朋友,“很会喷”,呼朋唤友,热衷交际,感染力强,大家和他在一起就像喝酒一样兴奋。可是另一个问题发生了,觉得他浮躁,轻佻,卖弄,没有信任感和诚信度。这就悖论了。既需要他,又拒绝他;即接纳他,又非议他。这位朋友放在北京,就小巫见大巫了,也不会有什么是非。郑州人的矜持,稳重,是因为有个“中庸”的内在尺度,这个尺度应该说是“误读”而来的。好像不太会说的人才可靠。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连他们自己都不满的话语系统。

不管愿意或不愿意,中庸,已成为中原腹地的一种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了。

美丽:森林城市

郑州又叫绿城。我去过许多地方,发现就其绿化的程度,远远比不上郑州,就城市种植树木上,郑州堪称中国前列。

马路两旁是高大茂密的法国梧桐(学名悬铃木),社区和单位大多是柳树和白杨。春夏秋三季,它们一摆一摇,集体上演就成为这座城市的主角。人们行走在街道上,就是行走在浓郁的树荫里。风来了,它们是一排排绿色的波涛;风止了,它们又是一排排生态化了的建筑。

不需知道郑州有多少树,覆盖率有多少,只要看到郑州淹没在这片森林就行了。一次,我和外地朋友乘车穿过金水路,看到法国梧桐搭起的十几里长的拱顶,他惊讶了,失声叫起来,“简直是条城市隧道!”这是个准确而精彩的比喻。森林城市,这是郑州!城市森林,这是我们省会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16109 2014-11-21 00:00:00 五 郑州:误读中的美丽KeywordPh误读,黄帝故里误读,交际文化美丽:森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