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8版:郑州百年人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寻找“乔庄”
张之洞与京汉铁路
火车,郑州永恒的牵引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火车,郑州永恒的牵引力

□赵富海(郑州市作协副主席)

当大工业文明的曙光投射到郑县这座半农半商的小城,标有黄龙符号的蒸汽火车排山倒海般驶进郑州,一声长笛,唤醒了3600年大商王朝这块热土——仅有人口近3万,面积不足5平方公里,火车驶进的这一天是1906年4月1日。

火车的驶进,郑州两次开商埠:1908年清廷批准,1922年北洋政府获准。商埠面积10.5平方公里。商风劲吹,商家齐集,郑州成为中国最大的棉花集散地,大同路、德化街,运作起郑州最早的商业。

20世纪初,平汉陇海两大铁路大十字在郑州交叉,火车拖来了两支工人队伍在郑州吹响集结号。1919年10月纺织工人,他们创建了豫丰纱厂,1953年郑州成为全国轻工业基地, 建一、三、四、五国棉纺厂时,豫丰纱厂改名郑棉二厂,是后来几个棉纺厂的“师傅厂”。占地1.3万公顷的棉织厂,被誉为纺织城。另一支队伍是铁路工人,他们于1889年陆续来郑,修铁路,建机械厂。1923年2月1日,郑州的铁路工人登上政治舞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在郑州成立了总工会,由于军阀破坏,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3万余举行总罢工,1200公里的铁路线全部瘫痪。军阀迅速镇压,酿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七惨案”,郑州有了二七名城的光荣称号。

火车改变了老郑州,火车拖着这座城市昂首挺胸进入现代社会。

1912年,日本经济学者林重次郎在其著作《河南省郑州商情》中称郑州为中国的芝加哥。1927年,上海《旅行》杂志把郑县称为华北大都市。1928年3月,冯玉祥提议郑州由县设市,政治地位有了一个提升。冯玉祥主持编制了《郑埠设计图》,对未来郑州市区进行了规划。但因中原大战,这个规划未能实施。

火车拉出了激情碰撞的老郑州。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看火车的作用。

1948年夏,毛泽东在西柏坡命邓小平攻打郑州,一定要他保住郑州黄河铁路大桥,他说:打淮海战役,我们要用火车运物资到前线。

1952年12月31日,毛泽东乘火车来郑州,视察黄河,著名的“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是他在邙山小顶山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号召。当毛泽东下了火车,伫立在郑州车站的站台上,眼前是飞驰的火车,装满运往朝鲜战场的军用物资和给养,他高兴地说:现代交通工具,当首推火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郑州已成为京广、陇海两大铁路交会处,中国铁路的心脏部位。郑州城区面积150平方公里,人口85万,这85万人口中,与铁路沾边的有近30万,居民中每5户中有近2.5户是铁路员工家属。火车拉来 ,铁路牛气,称自己是“铁路上的”,其他行业、单位人一律冠以“市面上的”。

火车鸣唱新郑州。1953年春,全国人大会议决定:郑州为中国轻工业基地。1953 年底,河南省人民政府向中央政务院报告,省会由汴迁郑,报告中说:郑州有区位优势,开封偏东;郑州是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会处,火车可谓当代最有力量的交通运输工具。1954年10月20日,郑州成为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郑州在全国掷地有声的是两件事:一是铁路交通枢纽;二是绿化。

火车拉出了与时俱进的大郑州。

2013年,郑州市常住人口830万,城区面积6404平方公里。一座东方大都市在中原腹地挺立。这座大都市的移民人口,占全市居民三分之二。百年前以工人为主体的移民,20世纪50年代以引进工商企业、纺织为主的移民,80年代以商业为代表的移民,他们在郑州完成一次青春与智慧的重新组合,是火车拉来的。

火车这一钢铁巨龙,是郑州永恒的牵引力,是城市的图腾,它演绎出恒永的话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火车又成为郑州这一城市永久的话题,以它作为标示这座城市的性格。

1994年夏天,《郑州法制报》召开了作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主题是:郑州的城市性格。作家说“郑州是个大车站”,学者说“火车是郑州的性格,轰轰烈烈,又匆匆忙忙”。

2001年,夏天,秋天,省会又有两个报社评说郑州城市性格,《大河报》用会上学者的发言作报道,“郑州是火车拉出来的城市”,《郑州晚报》的大标题是:“郑州是架在铁轨上的城市”。

火车轰轰烈烈地奔突,一往无前地奋进。

讨论、研讨中止,但说法已成郑州流行语,最有代表性的是那句:郑州是火车拉出来的城市!

火车,也拉出了大商王朝,1950年秋,商代遗存在陇海铁路旁的二里岗被发现。

2004年,郑州列入中国八大古都。商都一变3600年,可以这么说,是钢铁大道联结起了现代郑州与古商城,使之在几十年之后重新有了在中国独一无二的商城之誉。现代商贸城、古商都,郑州人圆了一把商都之梦!

火车,将郑州拉成全国重要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是全国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网中唯一的“双十字”中心,以郑州为中心的全国“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即将形成。

火车、铁路带动了郑州百年来全面崛起。

仅两项,郑州已进入全世界的视野,全世界看到了大郑州的分量,“郑州价格”是世界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指导价格。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国家批准的第一个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国家级新区,将力争打造成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火车,郑州永恒的牵引力!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17613 2014-11-28 00:00:00 五 火车,郑州永恒的牵引力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