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社会评谈
一家之言
从正当监督谈“披露不公开案件入罪”
微博郑州
@
关注换锁不若关注国标更新升级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社会评谈

停车场里停放了多少监管的秘密

停车场乱象被媒体郑重地关注到。先是报道披露,多地停车费存在收支不透明、至少有一半停车费没有最终进入政府财政。各地相关部门在回应时,或相互推诿,或称收不上钱来。(12月2日《新京报》)除了停车费收支成谜,政府对占道停车监督管理也较为混乱,一些地方甚至还滋生出“黑停车场”、违规挤占道路资源等乱象。有地方政协委员直陈,停车场是“一本万利”的生意,畸高的占道停车费和不透明的审批制度,变相鼓励占道停车。(12月2日《人民日报》)

12个“婆家”,似乎从来都没管住的停车场乱象;交通、城管、交管、价格,每一个部门都拥有对于停车场管理的权力,但停车场费用的去向依旧成为巨大的迷津。管不住的停车场乱象,很容易让人想起食品安全管理中曾经的“九龙治水”式格局,它们何其相似。毫无疑问,发生在停车场里的种种匪夷所思,再次验证了那个常识:在现代的行政生活中,多头管理往往会弊病丛生。它不仅会造成具体管理权限的不清晰,也是滋生乱收费和收支不透明的现实土壤。

多头管理显而易见的弊端,就是它看似在构筑一种全方位的管理方式,但把管理的链条过于拉长,无形中也就让管理变得委托化,最终必然导致监管乏力。在停车场乱象中,这点得到了淋漓的体现。一方面,如公众所见,在不少城市,停车场收费常常成为一笔糊涂账,去向不明,用途不明;另一方面,各地的停车费标准却是一涨再涨,一些地方职能部门甚至乐于充当涨价背后的推手,缘由何在?正在于多头化管理造成实际的监管真空,给予了职能部门谋求部门利益的冲动。

以更开阔的视野来分析,应该承认,停车场乱象是一种“发展之后”的现象。在此前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不多的情况下,对于停车场混乱管理的状态就应该已经存在,但这阶段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停车场数量的供不应求。伴随着城市汽车数量的暴增,整个社会也像一夜之间进入了“汽车社会”,与此同时,就像那些滞后的管理领域一样,对于停车场的系列规定和制度又没有跟上,停车场的管理乱象由此捆绑式地表现出来。

对于停车场乱象的纠偏,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王丽梅表示,只有在前端加强政策制定科学化与规划管理精细化,在后端加强各部门的协调监管和信息公开,才能让这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避免走向“只收费不服务”的歧途。让监管精细化和具有可协调性,不能说类似说辞没有道理,但其显然仍未走出“多头管理”的前提。要让停车场的收费开支更透明,要让黑停车场没有生存之地,必须要让监管链条更短,权责更明晰。否则,我们不知道,停车场里还将停放多少惊心的秘密。

□王聃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18622 2014-12-03 00:00:00 三 社会评谈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