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郑州百年人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沧桑百年司赵火车站
绿城飘书香
人民路的
前世今生
两条商街运作起百年郑州商业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两条商街运作起百年郑州商业

□邓学青(郑州二七纪念馆副馆长)

郑州历史上两次开商埠,这在中国600多大中城市中极为罕见。

1905年1月20日,河南巡抚陈夔龙来郑州视察,下了火车,看见的是火车站周边商风劲吹,商铺林立,商气浓郁,遂上奏清廷,开郑州为商埠。1908年11月30日,清政府正式批准郑州为商埠。1922年3月2日,北京政府再开郑州为商埠,商埠面积10.5平方公里。商埠区以操场街为中心向四面展开:西经一马路到车站;北经银行街到大同路;东经犁铧街(现东方红影院)展开分三路:中经菜市街、钱塘路一带,北经敦睦路到福寿街,往南顺乔家门到三益街。

开商埠,商区形成,郑州即成棉花集散地。1919年豫丰纱厂建成,是一家用棉大户,市场确保纱厂用棉,又向河北、陕西、江浙一带运送。自1923年起,棉花交易量直线上升,到1928年达到顶峰,年成交量达30余万包(每包重250公斤),交易额达3000余万元。经营棉花的棉行达30多家,大花行有三家:“恒昌”、“玉泰长”、“玉庆长”。尤其是“玉庆长”,其花行在距火车站200米的二马路,经理叫阴玉景,花行有客房、停车场,日本最大的三井洋行派人常驻花行交易棉花。他款待大户,到老坟岗泡茶馆、听坠子、嫖窑子。棉花集散地,应运而生几十家打包厂,分列在兴隆街、福寿街、铭功路。铭功路最有名的豫中打包厂,有工人400余名,用机器打包,每包250公斤,一天出厂千把包。1941年,郑州沦陷日军手中,豫中打包厂西迁陕西,竟能携款数百万离郑,足见其生意红火。有了打包厂,短途运棉花的转运公司纷纷成立。其中大户刘万顺,他开始用架子车拉棉,后改胶轮车运棉,又成立转运公司,成运棉巨富。郑州人说:“要发财,搞转运儿,得得劲儿劲儿刘万顺儿”。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刘万顺命名的小街万顺街,现在还在使用。

商埠再开,商街运作起郑州百年商业。大同路原是马路大街,土路,后起名大通路,冯玉祥改名大同路,以示世界大同,“文革”中改名反帝路,是因大同路水泥路面是洋人铺装。这条老商街,曾被1927年上海的《旅行杂志》称之为“华北地区大都会郑州商业名街”。

盘点大同路,这条不足千米长20米宽的商街却占据了郑州商业的5个最多。一是百货商店多,70余家;布匹绸缎店50多家。二是旅馆业最多,大小20余家,最有名的是大金台旅馆。1924年7月8日、8月11日,鲁迅路经郑州到西安讲学,“均寓大金台旅馆”。三是金融业银行、银号最多,银行8家、银号20多家,最有名的交通银行在此街办公。四是中西大药房最多,北京同仁堂药房等四五家扎堆在大同路。五是餐饮名店多,1920年开张的以豫菜叫响的豫顺楼,1931年法国人在此经营的法国饭店,郑州人毛虞岑开的华阳春饭店,四层楼,配有电梯。“吃住兼有,设备齐全,并备汽车接送;餐厅更是讲究,招聘有南北司厨,西洋庖师,专售英法大菜,各国洋酒,特设雅座,雇来美貌女子招待贵宾,至伺候周到呼应灵通,行过郑者幸留意焉。”

德化街是另一派风光。2006年,央视拍摄中国32条商业名街,王府井、南京路、广州高低街都入选,问及德化街入列原因,央视李编导说:德化街不大,也不老,但街名好,以德化人,以德育人啊。德化街原名惠仁里,商人认为惠仁的谐音是“毁人”之意,故改名为德化街,即是道德感化人之意。从此这条仅800余米长,不足20米宽的小街,拥有20多个行业,如百货、金店、眼镜、绸缎、医药、鞋业、酒店、客栈、浴池等。德化街最大的特点是老店荟萃。另一特点,以德化人,创造“生意经”。进货:“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多,人多我早”,“未曾入手,先看出手”。经营:“要想多卖钱,就得商品全”,“三分生意,七分仁义”,“做生意有三件宝,伙计、门面、信誉好”。

现在的德化街步行商业街,商风劲吹,商气十足,但比老德化,却少了一种味道:那是休闲逛街,而不是匆匆购物。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21395 2014-12-12 00:00:00 五 两条商街运作起百年郑州商业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