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观星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广告
人与自然
灯下漫笔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人与自然

桃花,桃花

□宋幻红

迎春、梅花、杏花、红叶李、美人梅已相继退场, “哗”的一声,天地间全是粉彤彤的了,摄人心魄——桃花,桃花 “把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春天这部舞剧一下子进入了高潮。“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桃花一开,百花失色,不见桃花,你不知道春天究竟美到什么程度。

可以用云、可以用霞来形容杏花、紫荆花,但是用什么来形容桃花呢?娇艳、妩媚、婉丽、曼妙等美丽的词语都好像沾点桃花味,但又都不是很恰切。总是在心底叹息,到底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描绘她呢?

她杀伤力那么强,初见时,叫人本能地止步甚至趔趄,她灼了人眼,也灼了人心,叫人意乱情迷,心怦怦而跳,恍恍惚惚,在心里犹豫要不要喜欢。桃花却不管不顾肆无忌惮地无所顾忌地酣畅淋漓地无遮无拦地绽放着,相较于杏花的恬淡,菜花的热情,梨花的素雅,苹果花的温和,桃花是妖娆迷人的,自由热烈的,寂寞优雅的。优雅的事物往往是寂寞的,这种寂寞是源自骨子深处。

自《诗经》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以来,桃花便与女子连在一起,也与爱情牵在一起,与美好生活系在一起。

可能桃花太美,美得世间只有爱情才与之媲美。宝黛读西厢,是在桃花香中,也只有桃花才担得起这么美这样纯的高山流水式的爱情吧。

桃花是属于爱情的,至情至性的女人是一定会爱上爱情的。而对于这样的女子,爱情往往是劫,她们似乎都不能白首尚浣纱。因为她们与桃花一样不虚伪,不扭捏,不做作,表里如一,在红尘中爱得发痴、癫狂,她们是倾尽生命去爱,去追求,力道太猛了,力量太满了,怎会不受伤?

那么该是怎样的女子才能配得上这绝美的桃花呢?

我想,只有感情饱满而浓烈的女子,比如薛涛、杨玉环、张爱玲、言慧珠……她们义无反顾地扎进情网,伤痕累累。真叫人愤慨,这些美丽聪慧风华绝代的女子,为什么遇不到懂她们惜她们的男人呢?

桃花又是任性的甚至是艳荡的,比如赵合德、陆小曼、鱼幼机……既伤人同时也被世俗社会给刺伤。

桃花亦是清烈的,比如绿珠、李香君、林黛玉……以生命来维护尊严。

男人们与她们的爱是“亦斗亦舞”的,绝少怜惜,因为她们既真诚地追求爱情,又不愿在爱中失去自我,失去尊严。爱这样的女人得有一定的底气及力量。

桃花的风情有着极品女人妖精般的魅惑。她撩拨着你,使人迷,使人醉。雪小禅说桃花:“我就粉了,我就艳了。我就一副贱贱的样子了——爱上你,把粉面一张低在你眼前。”是啊,你能抗拒吗?你抗拒得了吗?

春天,当我们与桃花撞个满怀,天地都是粉色的,连空气也是粉色的了,心情更是粉色的了,那粉色慢慢地往外溢。

每个人心底都种着一株桃花,但不是每个人的桃花都有机会绽放。朋友,你心底的桃花盛开过吗,是谁点燃她的?

我也问自己,早过了相信爱情的年龄,为什么还是这么痴迷于桃花呢?因为爱情不会老啊,纯美的爱情使人变得更高尚,更澄澈。还因为,桃花属于自由美好的生活。

自古写桃花的诗文太多,喜欢——

陶渊明勾勒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寄寓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殷切向往,从此也在后人心中耕耘了一块桃花源。真的,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桃花源吧。

李白言:“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因为“桃花流水鳜鱼肥”,所以唐代的张志和“斜风细雨不须归”。三百年后引得东坡居士应和成可吟唱的《浣溪沙》一曲,“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南宋谢枋得著《庆全庵桃花》以明志。

还有唐伯虎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的超然洒脱。

只要你向往爱情,向往自由,向往美好的生活,那么就没有理由不爱桃花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54936 2015-05-06 00:00:00 三 人与自然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