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升七之问题篇 从六年级到七年级,不仅需要知识上的跨越,还有学习方法、心理波动等方面的影响,在此期间,家长们会碰到形形色色的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针对往年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专家进行了总结。 郑州晚报记者 吴幸歌 小升初后 学习方面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从小学到初中,学习上最显著的变化是学习科目增多了,除语文、数学、外语之外,还增加了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门学科,学习难度也加大了。所以,小升初的学生至少要先了解初中要学哪几门学科,利用暑假预览一下各科课本,对上初中后要学些什么有个大体印象。 学生刚进初中时,要特别注意各学科的平衡发展,有的学生只重视自己熟悉的语文、数学、外语,有的只凭兴趣上自己喜欢的课,学科成绩的分化往往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这个阶段家长要特别留意学生是否有偏科倾向,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 如何应对初中的学习压力? 初中的学习压力肯定比小学得大,家长要作好心理和学习准备。首先要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让他学会“享受学习”。其次,随着初中课程的增加,学习时间的增长,孩子会感觉“很累”、很“茫然”,在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帮助他克服困难,家长不应该对孩子发脾气,而是要细心地做好其思想工作,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要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和老师都在关心他。 初中与小学的管理模式区别有多大? 比起小学来,初中的班主任、课任老师对学生的确“盯得少”了,但这不意味着“管得松”。初中学习与小学学习有很大不同:小学阶段,孩子主要通过老师的传授学知识,并以记忆为主。进入初中后,老师着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启发他们独立思考。这时,如果仍然像小学那样过分依赖老师,以机械记忆为主的方法来学习,就不能适应中学多学科、多思维的特点,这也是一些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学习成绩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孩子进入初中后,家长管孩子的方法也要有所变化,不要包揽太多,要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等方面多下工夫。 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 除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制订学习计划,初中学科多了、书本多了、课程多了,不订计划往往会顾此失彼,也很难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如每天的作息时间,优势、弱势学科的时间分配等。 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动力往往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态度。小学阶段的孩子学习动力一般都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上,比如受表扬、争荣誉、得奖励等,也有的是为考个重点中学而努力。升初中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提高,这些“手段”效果会越来越小,这时,家长要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帮助孩子树立自己的理想,使之成为学习的推动力。 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初中如果出现很大波动怎么办?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必经之路,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显得更加多样和复杂,学习内容的变化要求初中生做到:1.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以免造成学习上的忙乱。2.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学会记听课笔记。3.随着学习内容范围的扩大和程度加深,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对学习材料进行逻辑加工,做到学得活、记得牢、用得上。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