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6版:新密播报 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弃安逸生活再次走上创业路
“当初村民用手绢包裹得皱巴巴的3000元资助款永生难忘”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弃安逸生活再次走上创业路
倾全部家当欲带动周边残疾人致富

他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他执著,放弃衣食不愁的安逸生活倾全部家当重新创业;他辛酸,创业路上坎坷多,流泪却不悔恨。今年50岁的王惠民自出生以来就患有小儿麻痹症,肢体四级残疾。但他身残志不残,秉承一人富不算富,不能虚度此生,更不能贪图安逸的理念,重新走上创业路。他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成为“葡萄大王”,一个是帮助新密市残疾人致富。

新密播报 孙浩 文/图

放弃安逸生活再次走上创业路

在位于新密市岳村镇任岗村的正鑫农业种植基地,记者见到了王惠民本人。他跛着脚,满脸笑容迎了上来。

自从有了这个种植基地,王惠民几乎时时刻刻都住在这里,简易房就是他吃住、办公的地方。

随着话题的深入,50岁的王惠民眼眶湿润了起来。

原来,3年前的今天,他衣食无忧。无论是汽修厂也好,种地也罢,加上收租金,日子过得风风火火,毫无压力。

随后,他成立了新密市正鑫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595亩,种植优质大樱桃400亩,优质葡萄300亩,核桃50亩。在他的努力下,合作社运行良好,实现了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梦想,成员每人每年可获得3万多元收入。

“50岁不算老,不能虚度光阴,必须干出名堂。”2014年12月,在他被评为第二届河南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之前,王惠民再次定下目标帮助新密市残疾人致富,而这,正是他再次走上创业路的第一步。

孩子结婚的礼金都用在了种植葡萄上

正值王惠民开拓事业的时候,“西安杨凌农博会”映入了他的眼帘,农博会上各种优秀农产品让人应接不暇,其中的优秀葡萄品种进入到了他的视线。

“打破原有的种植技术,葡萄不带套子、不使用农药、没有膨大剂,用的是益生菌做肥料,周期16个月,亩产能达到万斤以上”,王惠民很高兴,像发现了宝贝一样。随后,他带着两箱酒拜师去了,山东的基地去了多次,终于掌握到该技术。

真正艰苦的日子随之而来,除了倾全部家当,所有的时间也都耗在了这块正鑫农业种植基地里。

“每天早上一大早起床就进棚观察这些葡萄,一进大棚脑子里就只有葡萄了。”王惠民说,如看护孩子一般看护葡萄,摸着葡萄就能感受到它们。

一次,早上浇水的时候身边没有人可用,他自己就一点一点用手捧着水去浇。“真的是很艰辛,孩子结婚的礼金都用在了这个果园里。”王惠民说话时非常激动,称一定要成功,不然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当初的承诺。

想带动全新密残疾人就业、创业

时间一天天过去,终于快到了葡萄收获的季节。晚上,王惠民撑开简易床躺在了基地的院子里望着星空,突然间就老泪纵横:“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让自己和家里人这么累,资产都成了负数,哎!”

“我一定要实现目标,做葡萄种植业的精英,做新密的葡萄大王。”王惠民说,目前基地里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中心及办公楼正在建设,将来新密凡是需要就业的残疾人都可以来,想创业的话免费提供技术;没资金的话,也可以给地给苗。

目前,王惠民已经安排了9名残疾人就业,帮助残疾人建葡萄示范园1个,为残疾人提供树苗5000棵。

刘万军老人,今年67岁,来集镇村民,由于患有眼部残疾,一只眼睛什么也看不到。在记者的采访中,刘老汉略显激动,他说,自己是经介绍2014年1月来到这里上班的,目前每个月1500元的收入,家中儿女也很支持,很感激王总。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72834 2015-07-17 00:00:00 五 放弃安逸生活再次走上创业路KeywordPh倾全部家当欲带动周边残疾人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