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观星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梦回乡村
书人书话
人与自然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梦回乡村

重返农耕生活

□彭天增

七月下旬,正是北方酷热难耐之时,忽然接到一位老同事的邀请,让我前往他的老家山西榆社县小住,他特别强调他那里非常凉快,想想农村的条件总还是有点犹豫,但为着躲避高温还是很快就成行了。

一早从郑州市出发,先上“连霍”转“郑焦晋”再转长治、太原方向,全程高速,大约350公里用了4个半小时,中午就到了榆社县城 ,老同事夫妇俩一直在用手机遥控,使我们毫不费劲就找到了他们的家。一进院子我和夫人顿时就惊呆了,一幢约300平米的二层小楼,超大的玻璃窗看上去非常大气敞亮,浅枣红色的外贴瓷砖墙面更显得清新大方,与我们事先想象的狭小低矮的老式农舍完全不一样,院子里的地面铺的全是大青石,规整平坦,干净整洁,一点杂物没有,准确地说连一片纸屑都没有,进入二楼给我们预备好的卧室后,没感觉到有任何异味,床上铺着的是再普通不过的那种条条床单,简洁温馨一看就有家的感觉,冲水卫生间,太阳能洗浴,夫人出外住宿是最挑剔的,但看了房屋的一切,竟没一项不满意。

榆社县地处晋中,被太行山脉环绕,全县只有十几万人,街上车少人少,一切都显得那样宁静和慢节奏,这里的确凉快,中午头太阳底下和在家里没啥差别,一早一晚却要穿上秋衣,晚上房间窗户若不关,睡到半夜就得起来找被子盖。我的这位老同事姓周,今年已66岁,高中毕业就当兵离开了家,转业后分配到了郑州市,一直在运输企业干到退休,一晃离家近50年,几年前周师傅退休后,一心想回原籍营造一个自己想象的家,再重温一下孩提时的田园生活。周师傅非常执着,很多建材都是从郑州这边运过去的,经过辛苦的付出他终于如愿以偿。我们到了后他就先急着领我们到房后参观他的菜园,近一亩地的园子一共种有20多种菜,放眼望去硕果累累,煞是喜人,这都是他的得意之作,中午饭十几个菜全用的是他劳作的果实,所有的菜品没使用过一点农药,而且全是自然成熟。

周师傅有两个姑娘均已成家,大姑娘已有了孩子,几年前当听说爸爸要在老家建房,两个姑娘大力支持并一致表态,只要父母想干的事决不挡道,两个姑娘还将自己的积蓄贴补盖房所用,大姑娘还说:“爹妈把我们养大了,我们不能再让他们给我们当保姆,我们回报他们的最好方式就是给他们自由,让他们不受约束,想干啥就干啥,这就是最大的孝心。”讲得好,我不禁对这两个从未谋面的姑娘肃然起敬,周夫人插话说:“要是孩子们不同意,我们的想法根本实现不了。”

周师傅夫妇俩一年中有大半年时间都在这里度过,姑娘们不时还会开车送来一些生活必需品,吃菜方面一分钱都没上街买过。周师傅的别墅坐落在一个山包上,可以俯瞰整个县城,天黑下来之后四周静得出奇,真的能一觉睡到自然醒,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一个蚊虫打扰。

周师傅夫妇俩特别好客,亲戚、朋友、老同事、战友、邻居不断有人前来,小小的庭院里经常充满了欢笑,来宾分享着他们这晚年的欢快。每当来人老两口都要亲自下厨,什么蒸菜、烙饼、疙瘩汤全是农家饭,如果来宾想吃什么也可亲自下手。我们去的几天时间里,肚子里一直就没腾出过一点空,每顿饭都是十多个菜,只觉得每个菜夹一点尝了尝就饱了,为着尽快消消食,周师傅亲自驾车拉着我们上山玩,这些山离他家都不太远,每一座山都被绿色的植被厚厚包裹着,让人赏心悦目,一条环山的小路弯弯曲曲,只要走进去就像一条迂回的廊道,遮天蔽日,清静凉爽,偶尔露出一片缺口,又可远眺到对面起伏的山峦,婀娜多姿、美不胜收。任何一条山间的小路,只要走进去就可以环着山转,就是一处不收费的景点,最让人感到放松的是,随便走进路边任何一座山间,压根就别想碰到一个人,你可以放开嗓门尽情地呼喊,然而大山的回音还是你一个人的,常见散文中描写在大山深处,吸进的空气都是那么甘甜,这话真的不假,我们在山里不止一次地做深呼吸,那各种植物散发出的气味,让人心旷神怡,如醉如痴。

周师傅夫妇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只要说起他们的别墅、菜园,他们都会不厌其烦,娓娓道来,对这种远避城市喧嚣的田园生活他们是何等的满足和自豪,在当今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大批的农村人口纷纷拥入都市,而大都市的人却又在想怎样跳出围城,重返农耕生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75981 2015-07-31 00:00:00 五 梦回乡村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