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6版:登封播报 探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千年书香袭人来
跨越千年追寻登封市“紫罗池”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古有美女西施浣纱 如今水干树木成林
跨越千年追寻登封市“紫罗池”
如今已经干涸的紫罗池

“轻移莲步水盈歌,山黛清溪漾绿萝。”这么美好的画面,是不是很容易联想起一位文静贤淑的美女呢?在登封市大冶镇西施村的西北方向,就有一处这么美好的地方,被唤作“紫罗池”。传说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曾在此处浣纱。今天,我们就去这瞧瞧,是不是真的让人流连忘返?登封播报 刘俊苗 付文龙 通讯员 苏嘉歆 文/图

紫罗池早已干涸树木成林

看着如今的紫罗池,我们忍不住绕着走了一圈。只见池内范围很大,在池子的南边,还修建了一座大坝,整个池子形成了一个水库的模样,但是已经干涸,里边种上了树木,如今已长成了树林。紫罗池怎么摇身一变成为水库呢?

在紫罗池北边居住的张老伯说:“我家正前方就是紫罗池,1958年紫罗池内水源丰盈,为了方便灌溉农田,就紧挨着紫罗池,向南扩充,修建了大坝。”在张老伯的指引下,我们看见一间房屋坐落在已经干涸的紫罗池内,顺着房屋往西边高坡上走,修建了一条水渠。“以前水泵就在池内的屋子里,把水顺着水渠抽到农田。”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气候的变更,紫罗池内的水越来越少,大概在2002年的时候终于干涸了。“以前有水的时候,我们也经常在紫罗池内洗衣服。因为离紫罗池近,我家的井只有四五米深。如今紫罗池干了,井也挖到40多米深了。”张老伯说着叹了口气。

紫罗池东南方不远处有一座学校,每到夏季,学校三令五申,不准学生到紫罗池畔玩耍。20多岁的刘先生说:“我在此处上学时,一到夏天就想去紫罗池玩耍,但是终究没能如愿。如今池水早已干涸,留给我们的只是无限的思念和叹息。”

“其实原先紫罗池有水时,站在我们家门口根本看不到池内的水,因为池水距离地面太高了,有20多米深,并且形状是锅底式。”张老伯说,后来水干后,看到池底有一块很大的石头,石头上边又摞了一个石头,十分好看,被称之为“摞摞石”。后来,下大雨时山上的泥沙冲下来,堆积得越来越厚,时间久了,就把“摞摞石”埋在了地下,如今池底到地面也只剩五六米高。

美女西施“紫罗池”旁浣纱

传说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与大夫范蠡设计美人计,选得美女西施,教其习以歌舞,并献于吴王。吴王见西施如出水芙蓉,亭亭玉立,眼若秋水,面似桃花,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真乃绝世佳人,旷世国色。顿时魂魄俱醉,误以为见了仙女,遂封为妃,百般娇爱。从此沉湎于酒色不能自拔,越国却上下一心,励精图治,终于打败了吴国。但是范蠡与西施相处时,也爱上了西施,吴国兵败后,为避乱世,便携西施一路风尘,来到了洧水源头紫罗池畔(也就是今天的大冶镇西施村)。

两人见此处景色秀丽,水清石净,于是就隐居在此地。西施还未离家时,其母浣纱,故西施也常浣纱于溪。因此,居住在紫罗池畔后,她也在池边洗手净面,且常在紫罗池洗罗裙,并晾晒在附近的坡上。后来,西施因忧伤死于池畔,范蠡将其葬于池东南约半里许的绿地里,修建了西施坟,并在坟墓旁建了西施祠。

据当地村民说,西施坟于1958年平整土地时被毁,西施祠也不知去向。部分村民说,该村村名正是因西施在此隐居,并葬于此地而定名。

“紫罗池”畔传奇的神话故事

该村83岁的张老太说,小时候,奶奶曾为她讲述过一个神话故事。据说,那时候还没有紫罗池。有一天,龙王化身一名男子来到该村,向村中一名女子讨水喝,女子很善良,就为其倒了一大碗水。谁知龙王喝不完,准备倒掉时,女子说:“不要倒,我们吃水不容易,村中缺水,所有的水都是从三里外担回来的。”龙王听完后说:“没事,我会还你水的。”

龙王便在地上扎下一把剑,水流奔涌而出。龙王说道:“我走到三里地外后,你再把剑拔出来。”谁知女子看着奔腾出来的水,有些忍耐不住,在龙王还未走出三里地时,就将剑拔了出来。这时,水流加快,即将淹没龙王,龙王一跺脚,水就在他脚边停止,并且全部渗入到地底。从此,这里被称为“双溪河”。张老太说:“紫罗池就此形成,在池子最上游是水簸箕(因其形状像农具‘簸箕’而得名),紧跟着是‘洗脸盆’(也是根据形状而定),再来是‘卧龙池’,最下边村子里则为‘紫罗池’。”如今,这几个名称依然在当地流传。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690979 2015-10-15 00:00:00 四 跨越千年追寻登封市“紫罗池”KeywordPh古有美女西施浣纱 如今水干树木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