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6版:中牟播报 妇女节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给韩妈妈广告一下
朱肖云
——心中有天,脚下有路
她们很坚强,也很温柔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朱肖云
——心中有天,脚下有路

朱肖云

——心中有天,脚下有路

有人说过:“做女人难,做女强人更难。”创业数十年,朱肖云尝尽了人世间的苦辣辛酸。

记者 张朝晖

中牟播报 谢鹏飞

通讯员 王新托

袁飞 文/图

创业,历尽千辛万难

朱肖云的老家在中牟县刘集镇,农民种植蔬菜的很多,刘集集贸市场是中牟北部最大的集贸市场,每逢农历的一、四、七日,赶集的人群熙熙攘攘。有群众拉的蔬菜当集卖不完,只得忍痛白白扔掉,朱肖云突发奇想,如果就地取材办一个酱菜厂,可以解决农民卖菜难的问题,自己也有了出路。

1994年12月,朱肖云把不足3岁的儿子托付给70多岁的父母,手里攥着仅有的400元钱,找到了刘集乡水利站,把自己想办个酱菜加工厂的想法和面临的实际困难如实相告,得到了水利站长的大力支持,中牟县土产门市部也破例赊给她20个小缸。

朱肖云下定决心,不论多苦多难多累,一定要干出个名堂。

雇不起工人,就自己干;买不起炉灶,就捡些破砖头垒成锅台;买不起煤,就拾些野草野蒿当干柴;买不起床,就在地上铺些稻草垫上纸箱片凑合着睡。白萝卜拿刀切太慢,买加工机械又买不起,朱肖云用木板和废旧锯条、学生削铅笔用的小刀片制成“擦子”,萝卜从“擦子”上面推过,就变成了小条条。手腕累得又酸又疼,每天都要贴上伤湿止痛膏。

产品出来了,还要卖出去,朱肖云借来四哥的“小抹把”车,每天天不亮就到郑州去卖。多少次双腿被冻得僵硬,下车走不了路;多少次装车卸车,累得直不起腰。一段时间下来,竟赚了10000多块。朱肖云高兴地买了食品玩具,回家看望父母和孩子,正在外边玩耍的儿子见到朱肖云大喊:“姥姥姥爷,快来啊,姐姐回来了!”——孩子已经不认得她的亲娘了,朱肖云一把抱过孩子,把脸紧紧贴在孩子的小脸蛋上,任凭眼泪不住地往下淌。

回馈,不计个人得失

中牟是有名的大蒜之乡,腌制糖蒜是个不错的选择。朱肖云用每斤高出市场价1毛钱的价格,从蒜农那里赊了10多万斤鲜蒜,腌制的糖蒜很快销售一空。1998年,朱肖云和100多家农户签订合同,每斤比市场价高出1毛钱,订购了60多万斤鲜蒜。一个青岛客商表示拿出5万元定金全部包销,当时卖给他能赚10多万元,朱肖云计算了一下,照价抛售,少赚10多万元,不卖。不料后来的市场价格却一路下滑,到了农历11月中旬,市场仍无回升迹象。朱肖云到浙江、山东、陕西、甘肃、北京等地进行市场调查,发现各地的市场价格同郑州一样低得可怜。

眼看几十万斤糖蒜卖不出去,朱肖云租了一辆面包车,雇了一个司机,带上锅碗瓢盆衣服被褥连夜直奔西安。西安最大的就是胡家庙批发市场,朱肖云按西安市地图上的标注,到各农贸市场去联系。看到有卖糖蒜的,就把厂名、地址、联系电话记到本子上,记了一大本。西安酱菜厂厂长不经意间发现了她的笔记本,感慨地说:“这女娃太贼,将来要干成大事。”

从400元起家,到现在的资产千万,从政府和乡亲们的支持,到热心扶危济困的善举,大家说朱肖云是个有故事的人。

多年来,朱肖云为家乡建设、贫困学子、困难家庭、学校、敬老院、环卫工、地震灾区累计捐款捐物价值90多万元。老人们说:“妮儿啊,你做个生意风打头雨打脸赚点钱都给了俺,好人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21983 2016-03-04 00:00:00 五 朱肖云<BR/>——心中有天,脚下有路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