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职场精英更易患抑郁症
郑州市二院承办中原地区
脑出血救治领域高级别“对话”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市二院承办中原地区
脑出血救治领域高级别“对话”
郑州市二院院长孙世龙在研讨会上发言

郑州市二院承办中原地区

脑出血救治领域高级别“对话”

本报讯 3月13日,由河南省医学会主办,郑州市二院承办的河南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原首届高血压脑出血救治最新研究与转化应用研讨会”在郑州举行。这是中原地区脑出血救治领域的首次高级别对话。来自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的300余名神经内外科医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市二院院长孙世龙表示,医院神经内科近年来已经成为独具特色、实力强大的品牌优势学科,能够承办此次研讨会,是河南省医学会对医院神经内科学术实力的认可,更是推动学科发展的良好契机。郑州晚报记者 邢进 通讯员 陈燕 尹歌

华山论剑 知名专家会聚一堂交流脑出血救治最新技术

脑出血多数发生在大脑半球内,是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患者常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病史,且发病突然。我国对脑出血的治疗历史悠久,从内科的保守治疗到外科开颅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自从微创手术开展以来,治疗方法从简单的救治患者生命到减少脑损伤,再到精准脑保护微创穿刺术的实施,大大改善了脑出血治疗的现状,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

作为我省率先开展微创软通路手术治疗脑出血的医院,郑州市二院此次承办“中原地区首届高血压脑出血救治最新研究与转化应用研讨会”,将进一步提高中原地区脑出血诊疗技术水平。据悉,在本次研讨会上,国内知名脑出血治疗专家孙树杰教授、骆锦标教授、沈维高教授及中原地区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张杰文教授、刘献志教授、滕军放教授等云集一堂,共同分享脑出血诊治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进展和发展动态。

在对我国首次发布的研究成果《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治疗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将“定向软管颅内血肿穿刺新技术”在研讨会上做系统的介绍和讲解,开展全方位、多学科、多层次的学术交流,探讨我国脑出血治疗的规范化、统一化、系统化。

造福患者 郑州市二院率先开展“高血压脑出血软通道微创治疗”

一根直径3.5毫米的柔软硅胶管,在CT的精准定位下穿透颅骨,直达脑出血部位,引流排出积血,对患者的损伤小、恢复快。

2015年,郑州市二院神经内科率先开展了“高血压脑出血软通道微创治疗”,以柔软的硅胶管代替了省内普遍采用的硬管引流。此项手术开展以来,已经有数十位脑出血患者直接获益。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法简便、快捷,手术时间短,颅内压降低快。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杨春光自豪地说,大部分昏迷中抬着进医院的患者,都是自己走着出院的。

1月19日,65岁的患者刘某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失语入院,CT检查显示大脑左侧基底节区出血,出血量约45毫升。杨春光立即安排为她进行手术,在CT的精准定位下,在颅骨钻孔,将硅胶软管送至出血部位引流,手术3天后的CT检查结果显示,积血已经基本引流殆尽,脑部神经束没有受到任何损害。入院18天后,刘某自行步行出院,而这只是杨春光在研讨会上交流的10余例典型病例之一。

功力深厚 神经内科成郑州市二院知名“品牌”

作为郑州市急救中心和郑州市颅脑损伤救治中心,郑州市二院在治疗急性脑出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河南省高血压防治中心、郑州市脑卒中筛查防治中心均设在该院。

郑州市二院大神经内科主任孟凡超说,目前,神经内科拥有三个病区,130余张床位,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3人。“我们对神经内科急危症病人全天候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对危重病人进行迅速抢救,具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此外,神经内科应用脑超声波治疗仪、高压氧及后期康复治疗,使脑血管病的治疗达到了较高水平,利用高压氧结合其他综合方法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脑卒中恢复期病人的治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郑州市二院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李青提醒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还应注意脑卒中的预防,如出现头痛、呕吐、眩晕、流口水以及一侧肢体和面部的感觉异常,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治疗。

该院神经内科还设置有癫痫及神经电生理室,主任王夏红博士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癫痫中心对癫痫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两年的学习中,她掌握了国际先进的癫痫诊疗技术,并将其带回到郑州市二院,帮助更多的中原癫痫患者。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23960 2016-03-15 00:00:00 二 郑州市二院承办中原地区<BR/>脑出血救治领域高级别“对话”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