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棉纺路街道四棉西社区党委书记郭琳,2004年至今从事社区工作,12年来,她用真诚和无私奉献成为社区居民的主心骨、贴心人。她说:“居民是我的老师,社区是个大家庭,是他们这么多年的教育培养了我。只有把居民真正当做自家人,居民才会接纳我、认可我、关心我,最后支持我,才能做好名副其实的社区当家人。” 记者 柴琳琳 通讯员 冯建红 文/图 能与她说上几句话,就感觉找到了主心骨 作为社区主任,郭琳有足够的耐心做群众工作的“婆婆嘴”。2012年,郭琳离开三棉东社区来到四棉西社区任党委书记,一天,她刚从一场调解纠纷现场回到社区门口,没来得及进门,就被推着轮椅的娘俩拦住了。 这娘俩是三棉东社区的居民,一家四口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郭琳把他们当成自己家人来看待,帮他们申请低保,他们家的大小事情也都会找郭琳,让郭琳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娘俩说,见到郭琳聊几句,她们心里就找到了依靠,就会感觉踏实许多。 不仅如此,辖区的老党员也会有事没事儿地来找郭琳,不是因为有解决不了的大事,而是见到她与她说上几句话,就感觉找到了主心骨,找到了靠山。 咋样做好社区当家人?她用行动给出答案 郭琳现在所在的四棉西社区是一个企业型社区。原国棉四厂改制后,单位工会也随之消失,原来居民能找工会解决的问题现在全部都落实在了社区:下水道堵塞、道路损坏、窨井盖损坏,这些问题郭琳都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联系原国棉四厂行政处协调解决。实在不行的话,社区工作人员自己动手修理,辖区处处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现在,四棉西社区居民都知道社区有个郭书记,只要有事找到社区,放心,社区郭书记都会为你尽最大努力解决。 辖区老党员马金元来到社区找郭琳谈心、谈家事。用郭琳自己的话说:“他们年纪大了,儿女们上班忙,没时间和老人说话,所以希望有个人与他们沟通沟通。咱做社区工作的,只有充当他们生活的调味剂、灭火器,有问题帮他们分析分析,疏通思想,真正把居民当亲人,才能做好社区当家人。”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