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7版:新郑播报 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医疗领域骨科“一把刀”
每日吃糖最好少于25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郑医疗领域骨科“一把刀”
——记新郑市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主任董鲁平
■专家名片 董鲁平 副主任医师 新郑市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主任,擅长脊柱、关节及创伤外科疾病的治疗及椎间盘突出、髋关节置换术、骨科微创技术。 联系电话:13503993216 坐诊时间及地点: 周三全天(门诊四楼特需门诊4诊室)

深邃的眼睛、高大的身躯、处事泰然游刃有余、潇洒俊逸又不失儒雅风范,这便是董鲁平的“外”。由外而内地探究,他又是那么谦逊低调。在成绩面前他总说:“比我们做得好的还有很多。”但一个个数据,却描绘着新郑市人民医院骨科一路走来的坚实足迹。在他的带领下,新郑市人民医院仅下肢骨科每年出院量就达3000人次,手术量达1000例,董鲁平也因此赢得了“新郑医疗领域骨科‘一把刀’的美誉”。

新郑播报 邓春丽 通讯员 杨莹 文/图

谦逊低调 谨慎攻坚

从医33年

不言成绩屡创奇迹

2011年3月,董鲁平带领团队在新郑市完成第一个膝关节置换手术,让这个困扰众多中老年女性的难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得以攻克。为避免术后感染,缩短术中暴露时间显得尤为关键。董鲁平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在空闲时模拟练兵,从选择病材到病人心理疏导,从人工关节选定到术前准备,从手术到术后抗感染治疗,细之又细、精之又精,最终他们取得了成功。仅3个月时间,5例备受腿痛煎熬的女性患者重新行走自如,其中年龄最长者已有72岁。2011年,首创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为股骨转子骨折患者带来福音,此项技术也填补了骨科微创的空白,开展5年来成功治愈300余例患者。2014年,成功救治一位7处骨折患者。而这其中,治愈股骨转子骨折最高龄患者达100岁。经过不断的钻研与学习实践,髋关节置换术在他的带领下,也在新郑及周边县市一片刷红。2015年,骨科微创技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的年龄纪录再次刷新,治愈患者年龄达95岁。

精益求精 随叫随到

“承受生命之重就当全力以赴”

当问到工作累不累时,董鲁平笑称:“习惯了拉套的牛,不知疲倦。”简单的功能锻炼他也亲自给骨折康复病人示范,再细小的治疗环节他都考虑周详,也要求科室每一位医生做到最好。他对病区每个病人都了如指掌:在哪里受的伤、因为什么受伤、哪块骨头有问题、应该用什么诊疗方案。回想起刚做住院医师时的情景,董鲁平满是陶醉,“常常陪一个患者在病房一待就是两三天,直到病患病情稳定”。

工作时,一摞摞被翻阅多次的旧书,是他每例疑难患者手术前需温习的知识堡垒;闲暇时,手机阅读成了他的最爱,了解医疗前沿,远程连线医学“大咖”。对于医院而言,他是一个严谨的管理者,每个层面的质量检查都认真对待,详细记录细节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病人而言,他又是一个知心好友,“当患者把生命交到你手上的时候,你既然承受生命之重,就当全力以赴”。

成立骨科诊疗中心

上联“正骨医院”发展走向专业化

如今,董鲁平所在的科室人员配备已形成4高级5中级3硕士的“金字塔梯队”。

谈及未来,董鲁平说:“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需求,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挑战新技术、提高业务水平,将骨科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今年5月中旬,新郑市人民医院骨科诊疗中心成立,整合资源、细化专业、专科专治、精益求精,专业梯队向前又推进一步,治大病、治重病、治难病,让新郑及周边老百姓享受到最近的优质医疗服务。同时,坚持“请进来、走出去”,5月18日,新郑市人民医院正式与洛阳正骨医院牵手挂牌,依托正骨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双向转诊、资源共享,让新郑骨科患者不出家门便能享受洛阳正骨医院专家的诊疗、手术、会诊、查房、用药指导、健康管理等服务,这无疑又为新郑市及周边地区的患者再造福音。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40540 2016-05-20 00:00:00 五 新郑医疗领域骨科“一把刀”KeywordPh——记新郑市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主任董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