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2版:“三个转变”的郑州探索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产品到品牌是跃升
品质取胜
撬动“郑州产品”到“郑州品牌”转变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品质取胜
撬动“郑州产品”到“郑州品牌”转变

品质取胜

撬动“郑州产品”到“郑州品牌”转变

核心提示

两年前的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考察中铁装备公司盾构总装车间时指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两年来,中铁装备公司和众多郑州企业、郑州社会各界深入学习践行习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加大科研攻坚,加快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提升发展层次,提升产品、企业乃至整个区域的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日前,本报转发《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三大央媒集中报道中铁装备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后发崛起、集中聚焦郑州“三个转变”创新发展情况的报道。本报推出“‘三个转变’的郑州探索”系列报道,记录、见证郑州推动“三个转变”的探索努力和实践成效,记录、见证“三个转变”从中铁装备出发、从郑州出发,走向实践、走向纵深、走向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印记。

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宇通公司主持完成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不仅是该年度唯一获奖的汽车整车企业,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整车企业,标志着我国客车企业在新能源关键技术研发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成立至今,宇通斩誉无数,驰名全球,成为郑州品牌“琅琊榜”上众多耀眼明星之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有”到“优”,从“优”到“卓越”,我市抓住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双轮驱动”这一“牛鼻子”,加速郑州产品向郑州品牌、中国品牌、世界品牌转变,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郑州报业全媒体记者 宋建巧 覃岩峰 王红

筑牢质量强市基石

如果说改革开放前期是“量”的积累,那么现在到了“质”的飞跃阶段,产品的质量成为市场的“入场券”和“通行证”。为此,市委、市政府紧握“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在全市掀起“质量风暴”,为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和质量强市奠定综合基础。

为鼓励“优质”,我市对标准创新和名牌商标予以“重奖”。其中,对市长质量奖每家奖励100万元,对中国驰名商标奖励100万元,对省名牌、省著名商标奖励30万元;对企业牵头起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发布实施的分别奖励40万元、20万元。奖励金额在中部省份最高、在全国位居前列。

为鼓励技术创新,我市对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给予丰厚的补贴。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领衔的创新创业团队,每个团队给予2000万元至3000万元项目产业化扶持资金资助;对我市产业发展具有奠基性、战略性、支撑性的特别重大项目及团队“一事一议”,最高可获得1亿元项目产业化资金资助。被认定为省级、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分别一次性给予50万元、100万元的资金支持……

除了真金白银的财政扶持,我市还在提高“软实力”上下功夫。将质量工作与以全市网格为载体的“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深度融合,构建了三级网格、四级平台、五级联动的工作架构,建立了纵到底、横到边、无缝隙的质量监管网格,确保质量安全隐患发现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监督落实在基层。

为积极推动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自主品牌发展环境,我市持续深入推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强化对重点行业、重要领域、重点品牌的保护力度。2014年以来,全市质监部门深入开展“质监利剑”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专项行动,部署了食品、农资、酒类、建材等12个专项执法检查,累计查办打假案件830起;工商机关共查处各类商标侵权案件791件,较好地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我市将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商标强市示范城市、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活动与服务民生、推动发展相结合,开设专题网站,坚持开展“质量月”、质量社区行等群众性质量活动,深化群众性质量文化体验互动,仅以商标注册为例,全市注册商标总量达到105374件,是中部六省唯一突破10万件的省会城市。

用核心技术打造“郑州品牌”

时代在发展,今天,一座城市,既要看颜值,又要看气质。然而,一座城市的气质,源于对质量和品质的不懈追求。

那么,推动“郑州产品”向“郑州品牌”转变,首先需要抢占标准制高点,树立行业“第一”意识,以先进标准引领行业发展,以核心技术推动产品科技进步,提高市场竞争话语权,让“郑州品牌”成为一块叫得响、立得住的金字招牌。

为引领行业发展,市政府建立标准化工作激励制度,支持企业以标准占领行业制高点。目前,我市承担的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达到25个,河南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个,全市企业主持、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62项,“3A”级以上“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达到34家,荣获“中国标准贡献奖”6项。

从郑州产品到郑州品牌,离不开龙头企业产品质的飞跃,而要推动企业产品科技进步,就必须推动企业不断提高以核心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质量管理水平。

“十二五”期间,我市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与制药、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等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了228项有优势、有特色、创新程度高的科技重大专项,成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其中,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重大专项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宇通客车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可圈可点。通过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带动项目承担单位直接投入67.12多亿元,完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1200项,获得专利授权2237项。统计显示,2015年,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根据科技部最新评价,郑州在全国57个创新型试点城市(城区)中综合排名18位。

为了树立起更多百年老字号的“金招牌”,我市选取品牌发展意识较强、发展基础良好的企业,紧紧围绕主导产业、战略性产业,强化商标品牌帮扶培育。三年来,全市新增注册商标48586件,增幅为82.18%,全市注册商标总量达到105374件,首次突破10万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8件,增幅为56.25%,驰名商标总数达到50件;新增河南省著名商标180件,增幅为52.79%,著名商标总数达521件。为我市驰名商标发展积蓄力量、提供支撑,形成了培育一批、发展一批、储备一批的发展目标。

培育品牌经济生长“乐土”

一个城市品牌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依靠强烈的品牌意识,更要有适合企业成就品牌经济的环境。而政府的职责,就是为企业成长创造适合品牌诞生、形成品牌经济的土壤。

为导入先进模式推动企业创新,我市开展全民质量评价,在全市设置30000个质量信息采集点,形成质量大数据并进行预警分析。在全市2700多家企业中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规模以上企业全部推行质量、环保、职业健康“三标”体系认证。为完善品牌保护服务企业创新,我市按照“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发展模式,加快质量品牌建设向深度、广度进军,探索出一条以质量带动品牌、以品牌振兴产业、以产业促进发展的品牌城市之路。

为建立健全品牌培育激励制度,我市对品牌企业在人才引进、财政税收、项目引进、融资服务、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如今,以宇通客车、辉煌科技、汉威电子、安图绿科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居行业领先地位,带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十一五”末期的1600亿元增加到2015年3312亿元,增长一倍多。

为倾力打造国际品牌发展的大平台,郑州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强力推进航空港、国际陆港、郑欧班列、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综合性大口岸等政府性要素平台体系建设,将我市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中。

如今,航空港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实验区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郑欧班列常态化运营,班次密度、货重货值均居中欧班列首位;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加快推进,位居全国同类试点城市前列;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正式运行,成为全国首家陆港型汽车口岸;郑州新郑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速连续四年居全国大型机场前列,我市成为内陆功能性口岸最多的城市。

倾力帮助中原企业腾飞,郑州积极发展国际会展、服务外包、中介服务业等“三大高成长性”产业,积极组织规模以上企业和知名品牌企业走出郑州、走向世界。2014年,郑州宇通、三全、思念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500个最具影响力品牌。

披阅风雨,卓然而立。

走过“十二五”品牌发展光辉岁月,郑州又站在了“十三五”发展的新起点。

面向未来,品牌建设在郑州一定会继续扬帆起航,再铸辉煌!

主办:郑州市委市政府

承办:郑州报业集团

市委政研室 市政府政研室

协办:市工信委 市科技局

市质监局 市工商局 市审改办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41491 2016-05-26 00:00:00 四 品质取胜<BR/>撬动“郑州产品”到“郑州品牌”转变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