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6版:新郑播报 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国已有九鼎八簋
凸显称霸中原雄心
新郑是最早的“东道主”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郑是最早的“东道主”
语出新郑之“东道主”
系列十六 本报与新郑市史志办联合开设

东道主

【解释】

东道主原意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因当时郑国在秦国之东,接待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节,故称“东道主”。后来“东道主”指称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或指请客的人。

【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成语典故】

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9月13日,晋文公和秦穆公的联军包围了郑国国都。郑文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向老臣烛之武请教,设法解围。当夜,烛之武趁着天黑叫人用粗绳子把他从城头上吊下去,私下会见秦穆公。

晋国和秦国是两个大国,他们之间本不和谐,常常明争暗斗。烛之武巧妙地利用他们的矛盾,对秦穆公说:“秦晋联军攻打郑国,郑国怕是保不住了。但郑国灭亡了,对贵国也许并无一点好处。因为从地理位置上讲,秦国和咱郑国之间隔着一个晋国,贵国要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恐怕是难于做到的吧?到头来得到好处的还是晋国。晋国的实力增加一分,秦国的实力相应就会削弱一分啊!”

秦穆公觉得烛之武说得有理,烛之武于是进一步说:“要是你能把郑国留下,让他作为你们东方道路的主人。你们使者来往经过郑国,万一缺少点什么,郑国一定供应,作好充分的安排,这有什么不好?”

秦穆公终于被说服了,他单方面跟郑国签订了和约。晋文公无奈,也只得退兵。秦国在西,郑国在东,所以郑国对秦国来说自称“东道主”。

一般人们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称为东道主。 后“东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或指请客的人。朋友相聚,来了客人,主人常自称为“东道主”,客人说主人“你是东道主”等。“东道主”一词用得很广泛,赛事的主办国或者主办城市也称为东道主;举办各种会议,主办方也被称作东道主。

靳录

【历史遗迹】

烛城:在溱(今黄水河)洧(今双洎河)河交汇处东北角(今和庄镇付庄村),有巉岩,荆棘构芒丛生,村民称为老寨,为一处临河高岗地,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尉氏也有烛城,传为烛之武封地。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52245 2016-07-15 00:00:00 五 新郑是最早的“东道主”KeywordPh语出新郑之“东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