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5岁的朱会军是中牟县万滩镇沙坡池村人。2003年,他与任女士结婚,并相继育有两女一儿。两人发生矛盾后,任女士离他而去,他一人带着3个孩子生活。 由于他们未办理结婚证书,3个孩子至今仍是“黑人”。在学校,他们的成绩名列前茅,深受同学和老师的喜欢,可“黑人”的身份常常让他们感到自卑。中牟时报 刘客白 梁三喜 文/图 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养大 2003年,32岁的朱会军与任女士认识,互生好感后,俩人开始一起生活。往后几年,他们的大女儿朱语鸽、二儿子朱语康、小女儿朱语衡相继出生。朱会军外出拆装空调挣钱养家,任女士在家带孩子。 2013年秋,两人发生矛盾,任女士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当时,最小的女儿还在上幼儿园,两个大的上小学。”朱会军哽咽着回忆,“我一个大男人带着3个孩子,我怕我照顾不好他们。” 从那以后,每天早上5点半左右,朱会军就起床给孩子们做饭,把他们叫醒,等他们吃过饭,送其到学校,自己再外出干活儿。 因为还要给孩子们做午饭,朱会军不敢走得太远,一般就在村子周围找活儿干。2014年,他去中牟县城干活,回去的时候,已经下午3点多了。孩子们中午回家后没有吃饭就去上学的情况时有发生。想到这些,朱会军很内疚。 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朱会军干完活儿回去已经是夜里10点多了,几个孩子没有吃饭就倒在床上睡去。半夜,小女儿突发高烧,身体抽搐起来,朱会军当时差点被吓晕过去。所幸的是,他抱着女儿及时赶到了医院,经及时治疗,女儿没有留下后遗症。 提起这几年照顾几个孩子,朱会军的言语里全是愧疚和辛酸。 孩子们被“黑人”身份困扰着 拆装空调有淡旺季,夏天旺季时,活儿多。朱会军的干活儿范围有限,平时只能在村子附近干活儿,每月最多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到了淡季,一月几乎没有一件活儿可干。有时候,他靠捡破烂维持生计。 朱会军的收入供养3个孩子很紧巴。“他们身上衣服多半都是邻居送来的,有时候,孩子们穿上旧衣服,会对我说,‘爸爸,我要穿新衣服’,我觉得很对不起他们。”站在破烂堆积如山的家门前,朱会军红了眼睛。 现在,长大的孩子们已经懂事,不再嚷着要新衣服。周末,朱会军外出干活儿,就把他们带在身边,他在干活儿,孩子们就趴在一旁做作业。 每当朱会军干完活儿回到家里时,大女儿朱语鸽已经把饭做好。有次,他感冒发烧躺在床上休息3天,一直是女儿在照顾他,给他做饭。朱会军倍感欣慰。 大女儿在万滩镇第一初级中学读五年级。班主任武老师告诉记者,朱语鸽的成绩在班里一直都在前三名,与同学们关系融洽,老师们对其赞赏有加。 令朱会军苦恼的是,由于自己与任女士一直没结婚手续,眼看着3个孩子一天比一天大,还一直都是“黑人”。“买保险买不成,办学籍办不成,将来还要走向社会,这可咋弄?”朱会军天天都很着急。 有时候,他发现大女儿会在一旁偷偷抹眼泪,他知道那是为什么:“别的同学都有身份,就她没有,她感到自卑。”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