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总分692分,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二)班刘天毅成为今年高考的郑州市理科头名。 得知成绩后,刘天毅和父亲觉得考得多,而班主任郭凌云老师却觉得理所应当。 “刘天毅每节课从不走神,掌握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能将上课这件事做到极致,就意味着成功。” 郑报融媒记者 张勤/文 周甬/图 做完一道题 对他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在刘天毅的课桌上,没有成摞的资料。郭凌云也曾经问刘天毅:“你怎么做这么少的题?” 这个“少”是相对于其他同学的“多”来说的。相比其他同学的一本又一本的复习资料、试题集,刘天毅只有寥寥的几本。“我只买老师要求买的资料,其他试题资料很少买。”刘天毅笑称自己其实挺会省钱的。 其实,这是因为刘天毅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会思考、善思考。他做完一道题并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他会再次回顾这道题,用了哪些知识点,自己在运用这些知识点时是否遇到了困难,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解决。随后,他会再次延伸:这些知识点还可能运用在哪些题目中。 不仅如此,刘天毅还特别推崇老师布置的题目。“我觉得,只要是老师布置的题目,都是很好的题。”他说,这些题肯定都是老师经过精挑细选后确定的,所涵盖的知识点是更系统、更完善的。 从小学三年级 起床铃声都是原版英文诵读 刘天毅的父母都是教师。 “我们做父母的,不会强行代入,不会强行替孩子作决定。”刘天毅的爸爸也是一所大学教授,他认为,作为家长,就是要给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而且是“言传身教”。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一直到初三,刘天毅的起床铃声就是原版英文诵读。每天清晨,父亲会先把诵读机打开,然后叫儿子起床。6年时间,给刘天毅营造了一个英语氛围。 在家里,轻松、平等的氛围,让刘天毅倍感放松。他不爱多刷题,不爱多做试卷,老爸老妈都由着他。“给孩子的条条框框太多,反而会起反作用”。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