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48年,解放郑州的战役打响,彼时的郑州硝烟战火,金戈铁马战场上,英勇无畏的郑州人民投身战争,用一米一饭、一衣一力为解放军送去关怀和帮助,他们用鲜血和热忱,共同谱写过可歌可泣的也许可以被誉为最早的“双拥故事”。 时光流转,精神依然在传承。 而今的郑州,正大阔步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而努力,与此同时,“双拥”的故事依然在这片厚沃的土地上演——军民情深,军民共建,成为动人的“城市表情”,温暖着千万郑州人民。 又逢八一,我们的军队已经走过九十个华诞。铁马冰河的日子里,在这里,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和平发展的岁月里,在这里,军民鱼水情深共创繁华。 特殊的日子里,记者再次走访那些在“双拥”故事中凸显出的人和事,感受他们的心情,重提他们的精神—— 郑报融媒记者 李娜 薛让妮:45名孤儿战士的好妈妈 提起“拥军模范”薛让妮,在惠济区古荥镇可谓是家喻户晓。30多年来,她在拥军之路上不断前行,被驻地部队官兵亲切地称为“薛妈妈”。 薛让妮家住古荥镇,是古荥镇信得过饭店老板、古荥孵化场经理、古荥镇个体劳协党支部书记。 “1982年冬天的一天,一辆货车冲进了我家的小吃店,当场两人死亡、11个人受伤,情况非常危急,咱们古荥的驻军很快就赶来救援。那个时候我就下了决心,咱老百姓不能忘了军人对咱们的好。”薛让妮说,自那之后,她就走上了拥军之路。 每年元旦、春节、八一等重要节日,薛让妮都到军营慰问子弟兵。在她的影响下,镇上10多个个体商户先后加入到拥军的队伍中。在镇工商所的大力支持下,还成立了“古荥志愿者拥军小分队”“文艺宣传队”“义务理发队”,走进军营,为子弟兵服务。二七区、金水区、管城区的个体商户几十人也参加了薛让妮的拥军队伍,组成了“五姐妹”“六姐妹”“八姐妹”拥军小分队。 薛让妮还特意照顾部队中的孤儿。多年来,她照顾了45名孤儿战士,现在,其中8人入党,4人立功,12名获得优秀战士的光荣称号。 30多年中,薛让妮先后荣获郑州市“优秀兵妈妈”和“拥军模范”称号,2015年入选“中国好人榜”并获“助人为乐好人”称号。 郭振:烈火雄心铸警魂 1988年出生的郭振依然有一脸的稚气,可他的荣誉已经有一长溜:“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见义勇为好青年”、“优秀士兵”、“执勤岗位练兵先进个人”…… 现任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车站中队中队长助理的郭振,入伍已经10年了。10年来,郭振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1330余次,营救被困群众160余人,抢救财产价值340余万元,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始终牢记职责使命,敢于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不惧艰难困苦、不辱光荣使命,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3年10月29日晚8时许,郑州市管城区城东路一市民电动车被抢,受害人十分焦急。此时,郭振正在站岗执勤,面对受害人的求救,他闻声冲向歹徒。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他拼命追了300多米,一把拦下骑电动车的歹徒,一边保护受害人,一边与歹徒展开生死搏斗。面对歹徒的一再威胁,他毫不退却,搏斗中身体多处受伤,最终将歹徒制伏。面对受害者的礼谢,他婉拒后,说“只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 刘永芳:把拥军变成“家风” 时间改变了很多,对于刘永芳一家来说,“双拥”却是不变的“家风”。 在新郑市新建路办事处东大街有一户17口人的家庭——刘永芳家庭,他们致富不忘党恩,连续25年真情拥军,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拥军之歌。 刘永芳全家很早就开始做生意,其间,他带动全家积极纳税,还主动动员身边的个体户依法纳税。 刘永芳常说:“致富不能忘党恩,报恩先报解放军。”20多年来,每逢八一建军节,他都要到驻新郑市部队为战士们放一场拥军电影;春节期间,他到部队给战士们拜年;一起吃年夜饭;新兵入伍,他带领全家到部队欢迎,老兵退伍,他同部队首长一起为战士送行……20多年来,刘永芳投入的拥军资金有十几万元。作为新郑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会长,在他的带动下,周围有30多名个体户纷纷加入拥军行列,给战士送去书籍、电脑等物品;给战士们拆洗被褥、理发等。 2000年八一前夕,刘永芳由于身体原因,将拥军接力棒交到了儿子刘洋手中。刘永芳说:“拥军是全家的宝贵财富,拥军接力棒要代代相传。”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