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4版:政事 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0多年照顾45名孤儿战士 古荥有位“中国好人”兵妈妈
“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郑州已成“兵哥哥”的第二故乡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郑州已成“兵哥哥”的第二故乡
郑州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七连冠,“双拥”宛如一枝并蒂花开满全城,在中原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曲“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双拥乐章。 郑报融媒记者 李娜 通讯员 王军政 马昕

贴民心 实惠给到群众手中

为了让参军入伍青年“政治有地位、经济不吃亏、发展有保障”,从2015年7月起,郑州市委、市政府,郑州警备区联合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征兵工作的意见》《高校征兵工作实施办法》等法规文件,大幅提升优待金标准,明确规定普通义务兵优待金标准不低于郑州市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倍,2017年达到33167元,到艰苦边远地区和特殊要求专业岗位服役的每人每年增加5000元,到西藏服役的每人每年增加20000元。三年来,我市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6亿元,征集兵员数量和大学生兵员数量等征兵质量指标位于全省前列。

民爱军 多措并举做好拥军优抚

在祖国东海舰队,郑州舰是情系郑州人民的另一方“热土”。我市与海军“郑州舰”开展“舰城共建”,组织郑州大学、郑州日报社、郑州慈善总会、郑州银行、“好想你”枣业等单位与“郑州舰”开展共建,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帮助舰艇进行文化建设,为“郑州舰”配备了摄像、编辑器材;建立“海浪花慈善基金”,用于救助优抚对象、困难官兵、贫困学生……

看病上学,军人有优待。市财政每年拨款2000万元作为师职退休干部的医疗费用,每年拨款610多万元作为个人账户补助资金。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军人子女就学给予优先安排,三年来,共有876名现役军人子女等对象中招享受优惠。

郑州开展了“送政策、送温暖、送帮扶”活动,共发放光荣牌13500元,对郑州籍官兵进行了慰问。三年共发放优抚金3.7亿元,医疗补助资金2046万元。市政府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复退军人专项救助经费,三年来救助困难复退军人1833人次、900余万元,为83名“4050”退役人员提供了公益性岗位。

军爱民 全心全意为民造福兴利

在郑州当兵,郑州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脱贫攻坚战中,有他们的身影——省军区、警备区积极协调组织部队参与扶贫开发工程。警备区在2016年投入260余万元用于帮扶村脱贫。信息工程大学开展了“军民连心帮扶计划”、“爱心书屋捐赠”活动。防空兵学院开展了“情系驻地、助学帮困”活动,帮助贫困学生62名、困难残疾人多名。郑州联勤保障中心33分部投入80余万元对口帮扶18个贫困村。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他们奉献着自己的力量——郑州警备区发挥驻军和地方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驻军和民兵预备役人员1200余人次参加畅通工程和南水北调护水巡逻,组织植树31000余棵,黄河滩区的“双拥爱民林”已成规模。信息工程大学发挥科研优势,在北斗卫星天地对接、信息安全等方面与地方开展了广泛合作。武警总队在重大活动安保、平安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一方安全,他们永远冲锋在前——主动承担地方急难险重任务,驻军官兵扎实组织黄河防汛演练,做到行动迅速,防护到位。消防官兵累计处警4万余次,参与灭火和事故救援、市政工程抢险。驻军单位先后出动兵力500人次,参加山体滑坡等救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72689 2017-08-01 00:00:00 二 “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郑州已成“兵哥哥”的第二故乡KeywordPh郑州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七连冠,“双拥”宛如一枝并蒂花开满全城,在中原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曲“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双拥乐章。 郑报融媒记者 李娜 通讯员 王军政 马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