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讲郑州职教好故事
郑州市财贸学校: 物物相连,连通中职生的未来
难学的大学物理变成“魔术”课,场场爆满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来,见识一下现代版“照妖镜”
难学的大学物理变成“魔术”课,场场爆满
生动的物理实验课

大学物理,高校理工科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如何上好这门课是让很多老师头疼的问题。河南科技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的王翚老师却把这门令很多学生望而生畏的课程上得精彩纷呈、场场爆满。

记者 张竞昳

通讯员 扈孟德 文/图

三尺讲台上的“魔术物理”

“同学们,你们见过照妖镜吗?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它是能照出妖魔鬼怪原形的宝镜。今天我就让大家见证一下现代版‘照妖镜’的神奇和魔幻。”王老师从包里拿出一部手机,白色的屏幕并无特别之处。只见他把一只镜片慢慢移到手机屏上之后,手机屏上就出现了中国建设银行的密码输入框。输入密码、进入手机银行,几秒钟,100元转账支付完成。

“哇!”同学们发出一阵惊叹。

成功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之后,王翚开始正式的理论讲述。“照妖镜”利用的是光的偏振特性:当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偏振片的通光方向从平行变到垂直的过程中,透过偏振片的光强会逐渐减小直至消失。把手机屏幕最外层的偏振膜揭掉,肉眼看到的屏幕就只显示白光,这相当于给手机屏幕进行了“加密”,这个偏振片,就是“照妖镜”。

据了解,“照妖镜”项目王翚和他的团队已经做了3年,这是他讲解偏振光的一个课堂演示实验。王翚说,利用上述原理,可以把带触屏功能的液晶显示屏改造成“防窥视密码输入器”,目前他们正在申请专利。“王老师的课风趣幽默,他喜欢用常见的实验器材来解释抽象难懂的物理学原理。他几乎每节课都给我们演示小实验,就跟变魔术似的。”学生秦永强说。

实验设备很多是从垃圾箱捡来的

大学物理课共有100多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需要找到相应的实验去验证,对于无钱、无人、无时间的王翚来说确实难度很大。

王翚看来,生活处处有物理,简单的器材适当利用,也能说明很多物理学原理。走进王翚的家,满屋子都是他捡回来的废旧物品。“我们家就是一个废品收购站,老王就是站长。”王翚爱人开玩笑道。“在厨房我可以做10个实验,验证10个物理学知识点。”王翚说。

王翚实验室里的教学道具,大多来自旧货市场和垃圾箱。“鞋架下面挂一个塑料瓶,可以模拟台北101大厦阻尼球的工作原理;八音盒下面放一个垃圾桶,可以模拟音响共鸣腔的工作原理;新人结婚喝交杯酒的酒杯底部有个美人头像,可以演示光在球面上的折射现象……”聊起自己的“宝贝”,王翚如数家珍。

在王翚的带动下,他课题组的几个学生也经常去翻捡垃圾箱,寻找可用的实验器材。

上网寻找实验灵感 激发学生热情

2002年,王翚本科毕业后来到河南科技大学工作。学校规定,新进教师不能直接站讲台,需要担任一年的助教,跟指导老师学习授课方法,领悟讲课艺术。一年后,王翚在忐忑不安中站上讲台,开始了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王翚在讲授大学物理公共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尝试过很多方法。

2013年,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国内外的开放课程,给王翚打开了一扇观看世界的窗口。一次,他看到麻省理工学院一位70多岁的老教授,为了验证单摆的周期和摆球的质量无关这一物理学原理,在课堂上把自己绑到了钢丝绳上来回摇摆,受到了学生们空前欢迎。

“这位老教授让我豁然开朗,加上多年的探索,我终于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利剑。”此后,王翚试着把抽象的物理学原理融汇到有趣的实验中,几乎每节课都要演示几个实验,效果非常好。

黑格尔说:我比别人的长处是,在一个问题面前,我比别人停留的时间要长。王翚就是这样的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62002 2018-05-29 00:00:00 二 难学的大学物理变成“魔术”课,场场爆满KeywordPh来,见识一下现代版“照妖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