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于乐,郑州市实验小学校长,1978年出生在郑州市,从事教育事业20余年,她见证了改革开放教育的成果。 在她的心中,回想小学时光,第一个浮现在脑海中的还是那块每次上课挂在墙上的小黑板,一声“上课”,同学起立答“老师好”“坐下!”这一连贯的动作,让人难忘也勾起温馨的回忆。 于是,“做好爱的教育”既是郑州市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也成了于乐一生的教育追求。 “互联网+”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1984年,于乐上了离家不远的东关小学,那时候的小学还没有英语这门课程,也没有多样化的校本课程,更没有形形色色的课外辅导机构,孩子们只需掌握语文、数学这两本书上的基础知识即可,校园生活“简单、快乐!” 1997年,19岁的于乐成为郑州市中原区百花艺术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身份也从受教者转变为教育者。20年的教育生涯,她从一名普通老师成长为现在的校长,见证了教育不同阶段的变化。 2000年之前,教育还停留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模式,学生只要硬背书本上的知识即可考出不错的成绩,没有思想、没有创新。新课程的提出,开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发展与深化,直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培养的是懂生活、有追求、有思想的高品质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教育改革,改变的不只是硬件设施、育人目标,还有学生的眼界,过去学校还没有幻灯片、班班通、一体机这些现代化教学工具,老师教学仅限于一本书、一支粉笔,眼界非常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全新时代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所见、所闻远远大于一本书,不仅开阔了眼界,还极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致力于“做好爱的教育” 2016年,于乐被任命为郑州市实验小学的第一任校长,这所新建的学校,承载了于乐这些年对教育的梦想。她把“做好爱的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将“爱生、爱校、爱教育、乐教、乐业、乐提升”作为学校教师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培养“爱己、爱人、爱世界、乐学、乐思、乐成长”的实小学子。 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郑州市实验小学构建出一套适合本校的“五爱”课堂,既“爱预习、爱质疑、爱合作、爱探究、爱巩固”,课堂真正实现了“学生活起来、发言畅起来、交流多起来、掌声响起来、笑声多起来、思维灵起来”的教育目标。 于乐告诉记者,学校目前正在运行通过运用“微课宝”设备录制与推送视频课的方式引导学生课前先学,实现“爱预习”环节。实践中,老师们发现视频推送课由抽象到直观、由枯燥到生动、由低效到有效,真正实现了引导学生“会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乐学”的兴趣。目前,学校将继续借助信息化手段助推课堂教学,尝试探索引进“电子书包”进课堂,实时通过大数据的反馈有效评价教与学。 作为改革开放后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者,于乐在任校长后,一改传统的上课作息时间,把课堂时间由原来的40分钟改为“60分钟大课时、35分钟中课时、15分钟小课时”3种课堂教学时间,并提出“推迟上学,延时放学”“错时上学,同时放学”的做法,目的是为了保障学生的睡眠时间,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避免家长接送孩子造成的交通拥堵等现象。这一变革深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