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向日葵·足迹 上一版3  4下一版
08
孩子们为什么 需要绘本
孙丽丽:敬业爱生 做汝河精神的传承者
追寻红色记忆 铭记革命精神——中山陵游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追寻红色记忆 铭记革命精神——中山陵游记

港湾路小学六三班 刘昕雨

今年暑假,我们全家驱车到南京参观了中山陵。

中山陵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它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依山而建。

我们进入中山陵景区后,立刻就被它的雄伟壮观吸引住了,白墙青瓦的建筑掩映于高大的梧桐树中,显得十分庄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面有孙中山爷爷题词的两个烫金大字——“博爱”。博爱,博大的爱,告诫人们要用博大的情怀去关爱天下每一个人。

穿过博爱坊,墓道两旁挺拔高大的松树像执勤的士兵笔直地站立着,守卫着中山陵。“几辈登台谈主义,家家天下尽为公”。往前走,陵门的门楣上刻着孙爷爷亲手题词的 “天下为公”四个字。孙爷爷将“天下为公”作为他一生的行事准则,为了国家利益不惜放弃个人的利益。

中山陵的最高处是祭园,据说陵园里共有392级台阶,代表着当时中国三亿九千二百万同胞。每爬完一段台阶,我都会想起孙爷爷的那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爬完楼梯,只见祭堂的门楣上写着“民族 民权 民生”六个大字,这便是孙爷爷提出的三民主义。

中山陵的雄伟肃穆,孙中山爷爷博爱和天下为公思想的伟大,让我心潮澎湃。中国近代史上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浮现于我的眼前,孙爷爷为了“医国”,先后发动组织了广州起义、惠州起义、黄花岗起义,但均以失败告终。他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继续组织发动武装起义,终于在1911年的武昌起义取得了成功,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他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换取了最大的成功。他公而忘私,救国救民,百折不悔,铸就了他愈挫愈奋的坚强斗志、永不停顿的奋斗精神。

少年强则国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练好本领,为建设我们富强美丽的祖国贡献力量。

评语:看了你的游览作文,放佛身临其境。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用心体会的孩子,能用平实的语言写出内心的感受。指导老师 朱永锋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06141 2019-09-06 00:00:00 五 追寻红色记忆 铭记革命精神——中山陵游记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