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M04版:中原时报 聚焦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中原区育智学校是区里唯一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的“繁星”非洲鼓社团成立于2017年12月,旨在通过节奏、律动帮助特殊学生在练习中感受、体验音乐,增强自信。主要成员由9位同学组成,其中4位学生患有唐氏综合征。 社团刚成立时,许多家长都心存疑虑,觉得孩子并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窦豫琦是学校的音乐老师,兼任社团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家长们慢慢发现,孩子们的学习速度跟上来了,都特别惊喜。” 窦豫琦说,社团之所以叫“繁星”,是因为有些特殊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学校希望孩子们能像星星一样闪耀,有属于自己的光亮。 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窦豫琦说,由于特殊儿童本身条件所限,能静下来倾听都很难,注意力不集中,大脑接收信息时间不统一,几个学生要把非洲鼓拍得整齐,不是件容易的事。 作为一个特殊教育学校的器乐社团,要想排出好的节目,就需要学生一遍遍地练习,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坚持。通过一次次的学习、一次次的演出实践,学生的乐感大大增强,表现力也有很大提高,音乐中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元素也逐渐体现。从最开始的一个作品、一个节奏型,到现在两个节奏型、三个节奏型,再加上队形变换、动作表演,学生在实践中成长了很多。 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学生的变化让老师和家长都感到惊喜,许多孩子逐步形成了倾听意识、合作意识、表演意识。 请来专业老师训练 学生热情高涨 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学校特别邀请了专业的非洲鼓老师,一周两节课,还建立了微信群,把每次上课的视频、音乐、学习要求都发到群里。 “刚开始练的时候,家长们还有些怀疑,害怕孩子学不会。”第一节课,学生学的是基本的姿势、手型、拍鼓位置。下课后,老师将视频发给家长,回家后,有的学生在桌子、凳子上练,有的在饼干桶上练,有的找来鞋盒,有的用塑料垃圾桶练,都热情十足。看到群里有一个同学发作业,别的学生也都争先恐后。“这是我在学校上音乐课这几年来,第一回看到学生如此高的学习热情。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拍鼓当中找到自信,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 “从刚开始一首歌排一个学期,到现在两个月完成一首,孩子们进步很大。”窦豫琦说,非洲鼓携带方便、节奏感增强,加上有合作乐趣、可以锻炼身体等几个优势,对于特殊儿童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 学校非洲鼓社团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已经可以参加演出啦。在第八届中原区教育艺术节上,这群孩子第一次以非洲鼓的形式参加演出,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我们还即将参加中原区关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汇报演出。” 窦豫琦脸上满是自豪,“每一次的演出都能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看到他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精彩地展现在舞台上,我为孩子们高兴,相信他们可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光芒。”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