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为现象级的体育运动,马拉松对一座城市而言,意味着什么?按照《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的说法:马拉松赛更像一个魅力独具而又功能多元的载体,通过这个独特载体能更生动、更鲜活地传递和展示城市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人文底蕴、社会发展…… 郑州国际马拉松赛虽然刚刚举办了两年,但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迅猛提升,对郑州这座城市和市民的感染带动日益增强,这座城市和广大市民也与郑马同向而行,一起跃动。2.6万跑者和N倍于此的观赛人群,共同组成了郑马的人文和旅游消费景观:郑马正成为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无数市民和普通百姓共同欢庆的节日。 和第一届郑马相比,城市在变、赛道在变,郑州人办好马拉松赛的初心未变。为充分展示城市形象,郑马下足了功夫:“穿古越今”的赛道设置,让跑者能用脚步和心灵感悟城市发展的律动。通过央视和全球网络直播的巨大平台,奔跑在连接着古老和现代的郑马赛道上,郑州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世界也看到了充满希望和值得期待的郑州。 城市形象不仅由诸多硬件展示,也和赛事服务、保障、组织等“软件”密切相关。而郑马独特的文化气质与魅力,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跑者和市民的认可。 得益于较好的事前规划与宣传,郑马造成的拥堵被降到了最低,对市民出行的影响也降到了最低。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国户外协会会长、原央视体育频道副总监岑传理点赞称,赛事前的正常通行、赛事中的安全管控、赛事后的多次放行和拆除隔离的道路科学管理与管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城市拥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服务理念,被马拉松专家称为“郑州模式”。在这方面,市民也给予郑马充分的理解,更多的支持和参与。 国内外很多知名的马拉松赛,如伦敦、纽约、巴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都是放在中心城区举办。这样做的原因,是在充分展示和传递城市的形象与热情之外,最大的目的,还是为了让马拉松真正地连接起城与人。原因很简单,任何大型体育赛事或公共活动的举办,包括足球都有主场和客场,因为大型国际体育赛事需要更多的观众支持,而马拉松更需要广大市民的广泛、积极参与,马拉松精神也是一个城市绵延发展的内生动力;连接起无数奔跑和欢呼的身影,马拉松赛才能真正植根于城市的血脉,唤起最大限度的认同。 作为新的“城市名片”,马拉松赛事成为助推全民健康、旅游消费、经济增长、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也理应成为一座城市市民的节日:每到马拉松日,70%非本地的跑友从国内外而来,在郑州城激情奔跑,广大市民在家门口鼓掌加油,选手用奋斗和坚守跑至终点,欢呼与雀跃响彻城市上空……如此图景链接起的必然是城市向上、向前、温情、温暖的正能量,而郑州需要这样的节日图景。 作为马拉松大家庭中的“新生”,致力于打造金牌赛事的郑马,已经初步连接起城与人的郑马,当然还有许多需要一步步完善的地方,比如道路封闭的提前宣传引导让妇孺皆知、特殊情况的绿色通道、赛道垃圾的更快速清理……这也向郑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郑马在以后的筹备和举办中需要考虑得更细、做得更好。 我们相信,正是因为已经连接起城与人,郑马激发的属于我们这座城市的温度、激情和活力,必能被一步步释放;其作为“重要抓手”的助推作用,也必被一步步彰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