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6版:登封时报 教育通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D06
■登封教育文苑
不当蜡烛,老师应成为太阳能灯……
欲栽大木柱长天
学生书法作品欣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欲栽大木柱长天
王巧红

这几天总想写点什么,伏在案上,提笔之际,耳旁犹似听到一位贤者厚重的话语:“乱以尚武平天下,治以修文化人心。”修文化武似乎太过遥远,但作为一个每天都要面对幼儿的幼教工作者,恐怕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要教育出怎样的人。作为施教者,如果不能够清晰地回答自己,就无法使自己的教育真正有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受教育者即我们的孩子们,他们身后是中华5000多年厚重沧桑的历史文化背景,他们的面前是无法预测的未来。对于这样的一群人,我们能够给到他们足够的勇气与担当的力量吗?如果能,怎样给?

我始终坚信,教育的过程中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因此,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是授予知识、培养技能,更重要的是塑造精神、形成个性、完善人格。读书学习、接受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做人。而学会做人,在我看来,重要的是要拥有文化的根基、文化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文化的积累和传承,显然是一种极其缓慢的过程。但文化一旦在人的心灵里安顿下来,就成为人一生精神世界里最为宝贵的财富。文化对人的培养和熏陶虽然缓慢,但是它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却能够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这让我想起《庄子逍遥游》中的一段话:上古有大椿者,以8000岁为春,8000岁为秋。每当读及此句,心中便神往不已:这气势非凡的大树,当非寻常树木可比及。16000年的洪荒漫漫,这棵大椿,以强大的生命与气度植根于华夏广阔辽远的土地上,也只有在这样的文化厚土上,才能长出这样浩大繁茂又实在平凡安静的大树吧。大椿8000岁的季节轮回,速度不可谓不慢,它是用了多少年才破土发芽?又用了多长时间才抽出了第一根枝条、开出了第一朵花的呢?应该是很长很长的吧,而我们教育孩子是要让他们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却在浇了一瓢水之后,便希望他立刻开出花结出果来。这样矛盾又焦虑中的教育者,又如何能涵养滋哺出拄天大木来呢?教育是一个慢过程,特别是3至6岁的幼儿时期,这个时间段对孩子施与的教育影响是隐性的,无法直接看到效果的,能马上看到效果的教育,我个人认为,大部分都不是孩子终身发展最重要的东西。

“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教育需要足够的耐心、等待的智慧以及长远的目光,因此,在幼儿教育的土壤里,我们只有细细地耕耘,悄悄地播种、默默地守护、孩子们的未来,才有可能长成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20622 2019-10-31 00:00:00 四 欲栽大木柱长天KeywordPh王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