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3版:政事 重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03
市纪委监委举行专题辅导报告会
让百姓看病更舒心 让医疗服务更贴心
坚守山巅三十五载 为你预报阴晴冷暖
8万余元爱心物资 助留守和孤残儿童过个“暖冬”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嵩山气象站站长王彦涛:
坚守山巅三十五载 为你预报阴晴冷暖

嵩山站,露天门,多见石头少见人;夏湿潮,冬寒冷,秋季大雁天上闻——这是人们对嵩山国家基准气候站环境艰苦的描述。可是就在这个气候站上,共产党员王彦涛已经干了35个年头。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娜

1985年8月,19岁的王彦涛从郑州气象学校毕业后,满怀青春的激情,背着简单的行李,独自一人沿着崎岖的山路,跋涉了近4个小时,才来到海拔1200米的嵩山气象站。面对当时嵩山站“没有大门的院落,破旧的房屋,照明用煤油灯,吃水要到1400米外的山泉肩挑背扛”的艰苦条件,他毅然选择留下。

1992年12月,妻子临产的前一天,王彦涛还在站内忙着修理仪器设备。夜晚11时,站内的电话铃响了,家里人告诉他妻子难产,并催他赶快下山。这时他才停下工作,连夜下山赶向县城医院。

王彦涛在参加气象测报值班不久,曾遇到过惊险的一幕。那是1986年冬季的一天,正值14点观测,凛冽的北风夹杂着冰粒摔打在脸上如同刀割,漫天的大雾在冰冷的狂风中,迅速凝结在草上、树上、值班员的发梢和睫毛上。当天值班的王彦涛和一名同事,低头走在观测场的小路上,如同风中的两片树叶,随风摇摆,左右不定。在同事的掩护和帮助下,他开始日常观测,工作起来虽然动作迟缓,但还都能勉强完成。可就在更换温湿自计纸时,发生了意外。由于四肢冰冷、手脚僵硬,手中的自计纸被大风刮走。他立即不顾一切地追赶,全然忘记了大风的危险,最后自计纸追到了,可自己却被十二级大风牢牢地“贴在”锋利无比的铁丝网上,双手被扎得鲜血直流。同事看到这种情况,赶紧喊来其他工作人员,人拉着绳、手拉着手,一步一步地把他从铁丝网上拽了回来。

如此日复一日不懈的努力,年复一年的辛勤耕耘,嵩山站的各项气象观测任务年年优秀达标。同时,也为郑州乃至全省的气象台站输送了许多优秀的气象业务骨干。作为站长的王彦涛,面对流水似的职工轮换,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2005年至今,王彦涛带领嵩山气象站职工,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完善嵩山站的基础设施,仪器设备不断更新,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站容站貌焕然一新。在他的不懈努力下, 嵩山气象站由最初破败落后的台站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集自动观测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气象观测台站,嵩山气象站在也成为中岳嵩山之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29143 2019-12-04 00:00:00 三 坚守山巅三十五载 为你预报阴晴冷暖KeywordPh嵩山气象站站长王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