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京儒 通讯员 张予/文 郑报全媒体记者 丁友明/图)腊月严寒挡不住志愿者火热的爱心。昨日上午,郑州市迎来了2020年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爱心市民郑承浩在省肿瘤医院为一名16岁的血液病患者奉献“生命种子”,成为郑州市第293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郑承浩今年32岁,目前在建筑行业从事管理工作。郑承浩老家在建筑之乡福建永泰,他16岁就开始在工地上打工,从最底层的搬水泥扛钢筋做起,十几年来他慢慢打拼到了管理的位置。尽管工作繁忙而又辛苦,郑承浩却没有被生活压力磨灭掉一颗赤子之心。2010年1月16日,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郑承浩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他当即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2019年9月10日,郑承浩意外接到了一个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初心未改的他马上同意了捐献。
然而郑承浩的想法却遭到妻子的反对。“我爱人还是担心会对我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为打消妻子的顾虑,郑承浩耐心向妻子讲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知识,告诉她捐献无损健康。
“现在患者正在病床上等着我,既然加入了资料库,配上型之后就要义无反顾捐献。”郑承浩最终说服了妻子。
由于工作原因,郑承浩经常需要应酬饮酒,但为了保证捐献质量,郑承浩便开始戒酒,最终顺利通过了高分辨配型、体检等流程。“这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