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10版:县区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杨宜锦 通讯员 刘象乾)1月12日,新郑市委经济工作会召开,回顾上年,谋划“十四五”及2035年远景目标。 把电子信息作为战略支撑产业优先发展 2020年,新郑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0亿元,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6亿元,增长2.7%。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排名升至29位,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连年居全省首位。 根据新郑市“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新郑市将把电子信息作为战略支撑产业优先发展,努力构建以电子信息、健康食品、高端商贸物流三大产业为主,以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高端文旅为三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三主三新”产业体系。 近年来,新郑市主攻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在临近航空港区的区域,规划建设6.7平方公里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全省首家电子信息专业污水处理厂,设立1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基金;招引落地电子信息产业项目15个,总投资224.61亿元,2020年完成投资30亿元,实现产值10亿元,税收2000万元。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抓实“一三九”目标路径 “一”就是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实现1200亿元、努力向着1500亿元的目标去努力,力争15个乡镇中有1个超300亿元、5个超100亿元,县域经济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持续前移、稳居第一方阵。 “三”就是以黄帝文化历史名城、现代临空产业新城、宜居宜业生态城市“三城”建设为载体,以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县(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六城联创”为抓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九”就是围绕“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强化党建引领工程、城乡建设管理提质工程、产业升级提速工程、文化特色彰显工程、生态环境改善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治理能力提升工程、营商环境优化工程、民生福祉增进工程。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