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H02版:惠济区委三届十五次全会暨区委经济2/2021-01/20/H02/20210120H02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H02
以“黄河之门”“运河之枢”“郑州之静”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慎终如始 明晰责任 精准管控筑牢疫情防线
以“领的担当、创的精神、闯的劲头”推进各项工作
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惠济分局“严细深实快” 护航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黄河之门”“运河之枢”“郑州之静”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惠济区召开区委三届十五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

本报讯 1月14日,惠济区委三届十五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区委党校隆重召开,会议总结回顾了“十三五”时期尤其是2020年以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各项工作成绩,对惠济区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远景目标和实现路径提出了建议。

会上,区委书记马军受区委常委会委托作了2020年工作报告,会议审议了区委常委会2020年抓党建工作情况专题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惠济区委关于制定惠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马军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区委副书记、区长丁文霞安排部署了当前工作。

回望五年发展历程,惠济全区经济实力快速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乡综合改造取得明显进展,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深入推进,黄河滩区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环境污染防治效果明显,教育、文化、医疗等各项事业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进新时代惠济发展,既不能走老路,也没有可以复制的模板,只有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善于革故鼎新,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才能找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作示范!”站在开局“十四五”新的历史起点,马军向全区干部提出了新的目标。

展望2035,惠济区谋划了全面完成“四城、两高地、一家园”的建设任务。“四城”:展现北方气派的生态城、科技城、文化旅游城、健康城。“两高地”:能够代表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形象的高质量发展高地、产城文旅深度融合高地。“一家园”:幸福宜居的美好生活家园,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按照全会提出的 “十四五”时期惠济发展的“六个新”目标路径和“七个坚持”基本要求,惠济区将以“黄河之门”“运河之枢”“郑州之静”为特色,打造黄河、大运河文化复兴与对外展示的“会客厅”;突出“自然风光+黄河文化+慢生活”的特色,把惠济打造成为有古迹可看、有故事可听、有美景可游的“后花园”,推动形成多元业态互促、空间布局合理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惠济区将更多地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打造以速冻食品、生物医药、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等为代表的总部经济和以电子商务、管理咨询、金融保险、文化创意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楼宇经济。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惠济区将优化已建成快速路网和公共交通网络,加快5G光纤网络、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智慧政务综合平台,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数字化水平,推进智慧城市管理;在黄河滩地公园、大运河文化片区、荥泽古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主要街区、重要节点进一步拓展夜景亮化覆盖面,打造独特城市风景。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惠济区将加快低滩生态修复,推动中滩农田鱼塘生态修复,强化高滩枯河林地生态修复,恢复河道岸线自然化,增加海绵坑塘实现雨洪调节,增加黄河大堤防护林的植被多样性。加快孙庄村、保合寨村等4个精品村和花园口村、黄河桥村等7个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功能、一村一特色”的沿黄美丽乡村带。

记者 蔺洋

通讯员 张超/文 连敬春/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14157 2021-01-20 00:00:00 三 以“黄河之门”“运河之枢”“郑州之静”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KeywordPh惠济区召开区委三届十五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