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2月2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郑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新郑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应出席委员211人,实到185人,符合规定人数。 新郑市领导马志峰、马宏伟、曹东锋、王俊杰、黄卫东、秦洪源、张慧娴、郑延青到会祝贺并在主席台就座。 新郑市政协主席李志强代表政协新郑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李志强在报告中说,一年来,新郑市政协常委会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实现党的组织对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工作全覆盖。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界政协委员紧急奔赴抗击疫情各条战线,充分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的使命和担当。注重服务大局,拓宽协商渠道,扩大协商领域,紧扣重要议题建言献策,专门协商机构彰显新作为。巩固新型政党关系,深化联络联谊交流,加强对外宣传,实现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加强自身建设,创设委员能力提升平台,创新委员组织管理,推进“智慧政协”信息平台建设,成立政协政务服务信息中心,在实现政协委员履职考核管理更科学便捷的同时,为委员知情、履职、交流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李志强指出,2021年是奋进“十四五”、逐梦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市政协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中共新郑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以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为中心环节,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履职主线,团结动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大局,加力提速抓落实,担当作为求突破,为加快新郑建设现代化全国一流中小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会上,新郑市政协副主席李建国向大会作政协新郑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五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新郑市政协副主席王艳红宣读了《政协新郑市委员会关于表彰2020年度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新郑市委书记马志峰指出,过去一年,全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6亿元,总量位居全省县市第一;税收收入56.86亿元,总量位居全省县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459.3亿元,总量位居全省县市第一;金融机构16家,是全省拥有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的县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737.6亿元、649.8亿元,总量均居全省县市第一;市场主体总量达9.2万家,居全省县市第一;商品房销售面积达310.71万平方米、销售额261.9亿元,均居全省县市第一;大中专院校24所,在校师生达20多万人,是全省拥有高校最多的县级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升至第29位,居全省县市第一;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连年位居全省第一;在中央文明办刚刚公布的2021~2023年全国文明城市名单中,新郑市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实现了从省级提名城市到省级文明城市再到全国提名城市三年三大步的跨越。 马志峰表示,2021年是一个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时间节点,希望全市广大政协委员积极适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要求,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进一步增强履行使命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强化党的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牢牢把握政协的政治方向;要强化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新郑2035年“两化九高”远景目标、“十四五”发展“一三九”目标路径、深入实施“九项工程”等事关全局发展的问题,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更好彰显政协的政治担当;要强化民主团结,用好委员之家等载体,架起与各党派、团体、界别群众的“连心桥”,充分发挥政协的政治优势,最大程度为新郑发展增动力、减阻力、添合力;要强化自身建设,健全完善工作制度,构建覆盖委员管理、自身建设等方面科学制度体系,持续提升政协的政治能力,让政协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新郑建设现代化全国一流中小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记者 杨宜锦 通讯员 沈磊 文/图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