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4版:欢欢喜喜 犇向春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振兴学堂”话振兴
扶贫“组合拳”带出先进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扶贫“组合拳”带出先进村

隆冬腊月,登封市石道乡冠子岭村的艾绒产品加工厂里人头攒动、热火朝天,艾柱、艾条、雷火灸、足浴包、艾绒等产品已经到了销售的旺季,作为石道乡的明星车间,艾绒产品加工这一项每年能为冠子岭村增加集体收入12万元。这是登封市卫健委多措并举、真心帮扶的一个缩影。

郑报全媒体记者 袁建龙

登封融媒记者 胡建邦

量身制定“扶”“保”“走”组合拳

冠子岭村位于石道乡东北部,距该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辖6个自然村、10个村民组,总人口279户1287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297人。这里地处偏僻,不依山、不傍水,发展旅游业没有明显的优势。人均耕地2.42亩,人均林地0.9亩,农业发展也没有特长。如何摆脱贫困成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的最大难题。

登封市卫健委作为冠子岭村的帮扶单位,为了帮助贫困户彻底脱贫不返贫,驻村工作队围绕制约长效脱贫重点问题深入走访调研,逐人逐户进行“拉网式”排查,细致摸排“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解决了贫困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深入了解情况后,量身制定了“扶”“保”“走”组合拳。

“扶”字开头,先沉下心了解情况,多方筹措资金,全力支持该村产业。健康服务方面,协调资金20多万元,对冠子岭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提升改造,打造了特色基层中医馆(村级),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粹中医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建设了艾绒产品加工厂、无花果深加工车间扶贫项目。组织有能力的农户共同参与“收割机扶贫产业”,引领更多人劳动致富。2020年,冠子岭村集体经济达到了16.9万元。旱厕改造、吃水管网改造、水利项目、污水管网改进、“七改一增”、村路路灯安装、道路硬化等项目累计投入1398.7万元(2018~2020年),冠子岭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保”字为后盾。“产业和项目的收益是需要时间的,解不了老百姓的‘燃眉之急’。”市卫健委驻村第一书记陈东说,“保障政策的落实才能够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本着这一想法,驻村工作队挨家挨户走访,保障各项政策能够让贫困户应享尽享。

让贫困户“近水解了近渴”

冠子岭村2020年扶贫政策落实率达100%。健康扶贫类:累计为冠子岭村贫困户办理慢性病卡76人次;教育补贴类:2020年享受教育补贴79人次;金融扶贫类:30户申请小额信贷;综合保障类:9人按标准足额发放最低生活保障,为15名贫困残疾人发放残疾补贴;到户增收类:2017年以来,累计补助贫困户48户,补助资金217260元。各项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真正让贫困户“近水解了近渴”。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深知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路不能只靠政府“扶”,更得靠自己“走”。选派优秀中层党员骨干入村积极开展“践初心、摘穷帽,奔小康、感党恩”主题教育宣讲活动,讲清扶贫政策、讲好脱贫故事,引导群众知恩感恩、自力更生。28名帮扶责任人帮助提供组织保障、加强基层党建、发挥示范作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驻村第一书记带头组织参与“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党建领航,六村联创”等活动,帮扶责任人中的党员干部与村党组织党员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入户帮扶、排查问题、帮助解决问题等活动。每周开展“农民夜校”,并结合“爱心超市”为参加上课人员发放爱心超市积分,群众可持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物品。

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举措切实改变了这个贫穷落后的村子。如今,全村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冠子岭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村64户贫困户已于2019年全部脱贫,2020年贫困户人均年收入11246.15元,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多亏有登封市卫健委的大力扶持和帮助。”村党支部书记袁爱民高兴地说。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18714 2021-02-09 00:00:00 二 扶贫“组合拳”带出先进村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