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开往春天的幸福 上一版3  4下一版
A11
提升村医能力 健全防控机制
共建共治共享 发展乡村文化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国政协委员花亚伟:
共建共治共享 发展乡村文化

今年两会,聚焦企业“退出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热点难点,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河南省委专职副主委花亚伟提交了相关提案,为破解企业“退出难”问题和促进城乡公共文化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郑州全媒体记者 赵文静 文/图

破解企业“退出难”问题

“随着我国‘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企业注册办理日趋简便。一方面,我国各类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加剧使得部分企业退出,还有企业面临着‘无路可退’。”花亚伟经调研发现,“退出难”还催生注销代办等灰色产业,数额不等的代办费不仅加重企业负担,更易滋生相关领域腐败。

“‘退出难’的原因有企业自身问题,也有部门信息不畅、相关立法滞后以及专业机构缺少、人才匮乏等方面的问题。”花亚伟分析说。

“我们要加快立法工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结合国内司法实践,加快《公司法》《破产法》等修订完善工作。”花亚伟说,比如在《破产法》中明确破产案件审理时限,避免案件久拖不决。

花亚伟建议,加快探索建立规范化、标准化、可复制推广的简易破产程序,科学界定其适用范围和标准,简化压缩审理环节,推动司法效能变革。整合政府资源,将涉及注销业务的信息资源全部集中于同一服务平台,实现信息互通、业务联动。注重破产案件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组建专业破产审判庭,构建完整破产审判机制。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信社会环境也是关键。在花亚伟看来,要弘扬诚信文化、营造守法经营氛围,加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设,整合现有各类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完整全面记录经营状况,依据其信用记录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使诚信者畅行无阻、失信者寸步难移。

促进城乡公共文化协调发展

持续促进城乡公共文化协调发展,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花亚伟建议,要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将乡村文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文化支撑。可以将未达标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纳入县域补短板强弱项项目中,继续通过督导、考核、暗访等形式,推动落实最新修订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鼓励各地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因地制宜,开展“艺术乡村”建设。

同时,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共建共治共享。深化和完善“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鼓励村干部、新乡贤、乡村文化能人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合作社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继续开展“文化志愿乡村行”活动,挖掘培育一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激发农民参与的内生动力,实现乡村文化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加强乡镇文化站综合治理,拓展乡村文化阵地的服务功能,探索政府委托运营整体场馆或部分项目的形式,引入符合条件的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设施日常管理运行,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文化阵地提质增效。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22368 2021-03-06 00:00:00 六 共建共治共享 发展乡村文化KeywordPh全国政协委员花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