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4版:中牟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Z04
乡村振兴正当时 官渡草莓分外香
官渡镇党庄“空中草莓超市” 风景独好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闻1+1
官渡镇党庄“空中草莓超市” 风景独好
在“货架”上轻松采摘的草莓大受欢迎

3月10日上午,记者走进官渡镇党庄村“高架无土栽培”草莓大棚基地,红、白、绿三种清新的色调映入眼帘,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一排排干净整洁的白色种植架整齐罗列在大棚内,架子上红宝石一般的草莓在碧绿叶子的映衬下愈发显得娇艳欲滴,像极了身穿红裙的少女,有的悠闲地靠在架子上,有的俏皮地藏在叶子中,还有的肆意伸展着曼妙的身躯,似乎急切想让人们品尝自己的甜美。“有人称我们这里是‘空中草莓’,可是我觉得这里更像是一个超市,这种植架就像货架,采摘草莓就像从货架上拿东西一样简单方便。再也不用因为采摘草莓而把腰弯得酸疼,还弄得满鞋的泥土了。”正在品鉴草莓的王全力巧妙贴切的比喻赢得采摘人员的高度赞同,大棚内洋溢着欢声笑语。

官渡镇党庄村位于中牟县城东8公里处,属于风沙盐碱地,乡亲们世代以种植大蒜、花生、红薯等传统农作物为主。2018年,何新海来到该村任驻村第一书记,负责脱贫和乡村振兴工作。经过走村串户调研民情民意,又邀请专家进行土质详细测试分析后,发现该村土质特别适合种植草莓。何新海和村干部、党员开会研讨后大胆决定,号召鼓励群众种植大棚草莓。经过两年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今年49岁的村民许少魁刚卖完草莓,满脸喜悦地说:“我目前种了两个草莓棚,一个大棚一年收入至少也有4万多,以前种花生红薯一年下来才卖个四五千块钱。特别感谢村‘两委’给我们开发了这么好的项目,接下来我还要投资再建一个草莓大棚。”

俗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村民们看到了希望,干起来就更有底气。

党庄村目前共有草莓大棚100多个,集中在郑开大道附近,交通便利,方便草莓运输和观光采摘。已形成了市场与气候,每天都有来自万邦市场、电商运营商等商家到田间地头进行收购。村民们足不出村就把草莓换成了钱。

何新海说:“自从开发草莓种植产业以来,目前村民整体人均收入比2018年翻了一番还要多。”

看到大棚草莓种植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何新海和党庄村委干部党员也充满了成就感。但是他们没有就此满足,停滞不前,而是多方考察,继续寻找能更好提升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他们先后到山东寿光、潍坊等地考察时发现了“高架无土栽培”技术的优势,并意识到高效农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便当机立断引进这个项目。“高架无土栽培用的是稻糠+营养液替代土壤,用粘虫板代替农药杀虫,通过二氧化碳气体肥料的挥发,让草莓通过呼吸施肥,不污染土地,真正做到了纯粹的绿色无污染、无公害、节能环保。”何新海说起无土栽培的好处,俨然像个农业专家。“由于这种大棚造价比较高,我们这边技术也不成熟,贸然推广还怕农户受损失。初期召集党员积极分子先行一步,筹资做试点。经过年前至今的试种,不管是采摘方式还是口感颜值,都备受客户欢迎,一个大棚预计收入15万~20万元。试验已经成功,接下来就要做大力推广,进一步提升乡亲们的收入。”何新海说这些话时目光坚定,胸有成竹。

“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办咱咋办”的年代已经永远成为过去,乡村振兴,靠的是新一代农民的科学创新、大胆创业的干劲和胆识。

记者 张朝晖

中牟时报 梁姗 通讯员 李萍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23755 2021-03-12 00:00:00 五 官渡镇党庄“空中草莓超市” 风景独好KeywordPh在“货架”上轻松采摘的草莓大受欢迎■新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