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1版:郑州一个来了都说中的地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到大河村遗址 探寻5000年前“星空下的村落”
不得了,与车有关的需求 来银行就够了
小小服务站 撑起服务大窗口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到大河村遗址 探寻5000年前“星空下的村落”
大河村遗址出土的彩陶盆
仰韶文化代表性文物彩陶双连壶

完整记录中原仰韶文化发展演变全过程

郑州市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馆长胡继忠介绍,从1964年发现至今,大河村遗址已进行了27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7000平方米,出土各类房基50余处、窖穴500余座、墓葬400余座、壕沟5条、各类文物及标本2万余件。其中,包括我国同时期保存最为完好的史前建筑基址,仰韶文化著名的代表性文物——彩陶双连壶、白衣彩陶钵等。

“大河村遗址是一处完整记录中原仰韶文化发展演变全过程、见证黄河中下游史前生态景观及人地关系,具有较高文化技术成就的区域性中心聚落遗址,文化层堆积之厚、文化内涵之丰富、延续时间之长,是黄河流域数千处古遗址中的佼佼者。”胡继忠说,遗址规模庞大、发展序列完整,几乎包含了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所有地方类型,遗址中各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层依次相迭,最厚处达12.5米,这层层叠起的文化层,为我们记录着华夏民族遥远而又清晰的发展轨迹。

“黄河文化的早期代表就是仰韶文化,仰韶文化虽然来源不同、去向不同,但最终都演变成龙山文化,在龙山文化的基础上又演变成了夏商周文明,可以说仰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国文明的根脉,而大河村遗址是黄河流域非常重要的仰韶文化代表性遗址。”郑州市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副馆长戴建增说。

大河村层叠的历史历经3000余年而不绝,从仰韶时期到龙山时期,再到夏商时代,伴随着华夏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大河村是一个时代、一个文化的缩影,见证着早期中原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融合性。

讲好黄河故事郑州仰韶篇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与魂,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作为“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拥有着无数历史文化宝藏的郑州,借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的东风,将黄河沿线历史文化遗产项目串珠成链,打造点线面结合、高水平高层次的文化区域,是历史赋予郑州的神圣使命。

作为这串黄河文化之链中的一颗明珠,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与黄河国家博物馆、西山遗址、双槐树遗址、青台遗址、大运河郑州段世界遗产和中原考古研究展示中心一同支撑起黄河沿线中华文明发展主线文化带,为建设具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鲜明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根据规划,规划建设的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以博物馆陈列、遗址本体和考古发掘现场展示及场景复原为载体,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着力讲好黄河故事之郑州仰韶篇,打造集遗址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城市休闲、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在中国较具影响力和示范意义的史前文化展示区。

“总体布局结构为‘一核、两景、三片’,一核是指核心文化展示区,两景是指农业景观区、湿地景观区,三片是指博物馆区、考古研究展示中心、综合体验区。其中博物馆区计划打造以中国仰韶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集中还原展示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戴建增说。

曾经,大河村先民通过勤劳、智慧的双手,在衣、食、住以及农业、手工业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成就,不仅创建了自己的五彩家园,也给后世留下了一段灿烂的文明史。

而今,受黄河文化、仰韶文化滋养的郑州人,受先民激励鼓舞、奋勇争先的郑州人,也必将接过这文明的火种,续写新的辉煌篇章,将这仰韶之光播撒到更远的地方、更远的未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35943 2021-04-30 00:00:00 五 到大河村遗址 探寻5000年前“星空下的村落”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