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7
激流勇进 英雄永生
签了合同不发货 商家被判“1+1”返还定金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今起恢复开放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激流勇进 英雄永生
——追记巩义市大峪沟镇官殿村支部委员荣宪周
大雨把荣宪周的家冲成了危房

“出事的前3天,我给他打了电话,让把打玉米的机器修修,过段时间要用。他回来了,把机器修好,饭都不吃就要走,俺爷俩儿都没顾上说话,没想到那是最后一面。”提起儿子荣宪周,他的父亲老泪纵横。

荣宪周今年52岁,共产党员,生前任巩义市大峪沟镇官殿村支部委员。在“7·20”特大暴雨自然灾害中因公殉职。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霞 谢庆/文 白韬/图

暴雨中紧急转移遇险群众

官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牛师通回忆说,7月19日13时左右,村里接到1组队长电话,牛状元府附近因暴雨导致积水过深,存在安全隐患,便带领村“两委”干部荣宪周、吉现伟等人驱车前往。途中,后方道路突然坍塌,回路断行。

一组地势低洼、情况复杂。他们分组到群众家里排查隐患,并转移部分群众,当晚,留在了一组。

20日,雨大水急,荣宪周、吉现伟在转移5名群众时,被困临山平房,13时左右,墙倒房塌,荣宪周、吉现伟两人被埋。“赶去时水位都到胸口了,吉现伟被救出,荣宪周不见踪影,随着水势增大,救援陷入困境,直至21日清晨大水退后,才在坍塌的泥土中找到了荣宪周,他的生命也永远定格在了52岁”。

“为了工作连老娘都不要了”

荣宪周的父亲很伤心:“宪周不在了,老伴儿还在医院,都不敢让她知道。”

他们家的大门口,路面塌陷,只剩几十厘米宽,前面是深沟。兄弟俩的院子相通,右边院子淤泥近1米厚,窑洞已进不去人,前半截也都是淤泥。

荣宪周的爱人薛清珍,个子不高、偏瘦,话不多,拿了铁锨在清理,汗湿了衣衫,家庭笼罩在一片愁云中。

“宪周出事的时候,闲不住的娘正拿着铁锨铲院里的积水,前窑脸塌的泥土又砸住了她,一边要找弟弟,一边要照顾娘,祸不单行。”荣宪周的哥哥泣不成声。

薛清珍说:“我一直在医院照顾婆婆,她老是念叨宪周咋不去看他,为了工作连老娘都不要了。我们哪敢给她说实话,怕老人承受不住打击。”

“是党员不能图安逸”

薛清珍说,原本荣宪周一直做小生意,日子还算过得去。2014年村里换届选举,群众要求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他回村的呼声很高,他便把生意交给儿子打理,又当上了村干部。“我原本不想让他回来,可他说,自己是党员,不能图安逸。这一干,就成了大忙人,在村里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都多。老娘的腿都断了,也没能回来看上一眼。”

据了解,荣宪周一直负责村里的安全、民调等工作。“他可是个热心肠,无论是村里的红白事还是调解邻里纠纷,他都跑前跑后热情帮忙,对工作更是任劳任怨,这几年,光是他负责的工作就获得了好几项荣誉,俺村还摘了‘平安和谐星’,这和荣宪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官殿村村委会委员陈永梅眼里含满泪水。

荣宪周办公的地方在角落,上边的资料摆放整齐,电脑等物也一尘不染,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人刚刚出去。陈永梅红着眼睛说:“进到办公室,总会瞅瞅那个角落,感觉他从没离开过。”

“荣宪周生活勤俭节约,对父母非常孝顺,还热心公益。工作兢兢业业,很有责任心。虽然他走了,但他扎根基层、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学习。”牛师通说。

荣宪周走了,但他身后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也永远活在了官殿人的心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61086 2021-09-02 00:00:00 四 激流勇进 英雄永生KeywordPh——追记巩义市大峪沟镇官殿村支部委员荣宪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