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V03版:巩义时报 人物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熟悉吴志伟的人都说:“那是个实在人,也是个急脾气,村庄要发展,还真需要这样的人,眼看着西头村是越变越美、村集体经济的口袋是越来越鼓了。”吴志伟,男,1972年7月出生,200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巩义市北山口镇西头村党支部书记。2021年以来,他结合本村实际,以基层党建工作为统领,坚持经济强村、生态文明立村、现代农业富民、民生事业惠民的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干群实现了各项工作高速度、跨越式发展。 记者 李晓霞 巩义时报 吴瑞霞 文/图 敢于创新,发展思路清晰 西头村地处丘陵,有252户1192人,群众居住分散,基础条件差,村集体经济薄弱,长期面临“小村无特色、项目发展无支撑”的僵局。吴志伟上任后,通过重新评估整合现有优势资源,确定了本村主导产业,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以经济合作社为依托,动员各方参与,探索出符合本村实际的全新发展模式,开创了群众收入增长和集体经济壮大的双赢局面。 在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方面,西头村面临大的资金缺口,去年,吴志伟多次到郑州,与郑州升达学院取得了联系,通过引资、集资等形式筹资80余万元铺设南山3条800余米长生产道路;集资40万元在南山修建200立方米蓄水池,并投资加装增压泵、铺设管道等,彻底解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并为发展特色种植打下了基础。 因南山地处偏远,道路崎岖,许多群众的责任田都变成了撂荒地,吴志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生产道路贯通后,他又盯上了南山的田地,“不能再让土地荒着了,种上树,栽上菊,层层梯田,绿黄相间,美景当前,还能吸引不来游人?”说干就干,他经常带领党员干部下组入户做工作到深夜,群众心疼地说:“吴书记为了群众,跑前跑后,人瘦了,脸黑了,自己的企业都不管不顾了,没有理由不支持村里的工作。” 工作作风过硬,创业干事能力强 确定总体目标后,吴志伟带领“三委”干部多次到附近村镇和温县、登封等地学习,并从温县引进了千层怀山菊种植项目,高标准打造千层怀山菊实验基地和晾晒场地,为群众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了节约管理成本,并积累管理经验,村“两委”干部、村民组长全员参与菊花种植,当年9月,菊花喜获丰收,坚定了吴志伟发展菊花产业的决心。 2月12日,该村与武陟县大虹桥乡西阳照村经济合作社正式签订了怀山菊收购协议。4月初,通过集体翻耕和鼓励群众复垦复种等方式,在南山共规整农田近50亩,五一期间全部栽上了菊花。 菊苗栽下,管理是关键。西头村把几十亩菊田分给了各组栽种、管理,村干部不定时到现场抽查、督促,保证成活率。记者在该村的农田里看到,菊苗已过了缓苗期,正在茁壮成长,放眼望去,一片生机盎然。吴志伟并不满足,要求各组长要勤来、勤看,缺苗补苗、缺水补水,管好责任田,在实干中积累经验。 一心为民促和谐,用心种好“责任田” 吴志伟认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待有意见的群众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疑难问题“柳暗花明”,让矛盾纠纷“迎刃而解”。 吴志伟也在工作实践中,成了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哪里有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遇到村民想不通的事,吴志伟就耐心地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打好“感情”这张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而得到了部分群众的理解,工作越干越顺溜。 吴志伟每天都很忙,老百姓的大事、小事,到他那里都成了关键事。近期,通过一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种菊经验的他,又有了一个新身份,西头村和东风村支部联建帮带导师。了解到东风村有发展菊花产业的意向后,他组织召开了“两委”班子会议,制定了具体的帮带措施,从解决东风村的实际困难入手,除了在技术等方面提供帮助,还为他们免费提供了菊花苗。 随着菊花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吴志伟又盯上了其他在南山有土地资源的各村,他的愿望是把菊花产业做大做强,有了一定规模后,进行深加工,打造西头村品牌。这就是吴志伟,怀揣着对群众的真情,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践行着服务到底的诺言,在农村这个舞台上发挥着光和热,展现着新时代共产党员震撼人心的力量。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