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张报,一座城;一座城,一张报。 《郑州晚报》改版20周年了,真快。回首与晚报的20年情缘,从读者到员工,从青涩到成熟,总让人生出许多感慨,也禁不住想起一句诗:“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20年前,那时候,晚报是一座山,壮美、挺拔。陇海西路80号,中原地区的新闻地标,一枝独秀,我曾无数次路过,也曾无数次向往。 10年前,怀揣着未被浇灭的新闻理想,从豫北返回郑州,晚报对我敞开了大门。从此,一张报,成了安身立命之本;一座城,成了安居乐业之地。人生另一扇窗被打开,命运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改变。 作为热线记者,我每天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接触的大多是困难求助、纠纷投诉、突发事故、凡人善举、奇闻逸事等。 我写过《七旬夫妇捡废品17年 为3个儿子结婚盖房还债》,为常年住地下室的老夫妇而叹息;写过《一家两代人接力赡养保姆40年》,为雇主一家两代的至诚大爱而感动。 一座欣欣向荣的城,必有一张生龙活虎的报。在郑州,《郑州晚报》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有烟火气,有公信力,有文化味。 2016年记者节,每天都在报道他人的我,罕见地成了主角。那一刻,我站在灯光璀璨的舞台上,以河南省第三届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十佳身份,讲述自己从业的故事,百感交集。 也是那一年,不满足于“零敲碎打”的我,在领导点将下转岗为深度记者,足迹从郑州走向了全国。非常感谢晚报给了我一双翱翔的翅膀,2018年17个省、2019年13个省……一趟趟艰辛远行的背后,是一篇篇热气腾腾的作品,《大凉山“悬崖村”的隐忍与重生》《重庆悲歌:无法抵达终点的22路公交车》…… 非常感谢晚报给了我一双敏锐的眼睛,让我以新闻的名义,透视社会现象的层层迷雾,触摸形形色色的人性,不断追寻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改版20岁,生日快乐!愿下一个20年,倾心如初见。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