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新郑市在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中获评优秀。2021年6月,团中央部署开展了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扩大试点工作。河南省共推荐31个县(市、区)参与前期改革试点。 工作开展以来,试点地方县级团委机关各类工作力量由县均5.9人增加至13.8人,社会领域团组织由县均514个增加至697个,试点地方均将党建带团建工作情况纳入党建考核和党委巡察监督。 试点中,新郑市工作比较突出,经团河南省委评估推荐、团中央复核,试点工作评估为优秀。经过长期努力,在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县(市、区)终期评估中,新郑市获得“优秀”评估等次,开创了新郑市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记者 杨宜锦 通讯员 宋杰 文/图 多维度充实各级团组织队伍力量 聚焦完善工作力量选配机制,破解团干部队伍建设薄弱难题,高质量选优配强团市委干部队伍。团市委机关专、挂、兼职干部及其他工作力量总数达17人,较改革前增加10人,增幅142%,团市委机关干部配备率达100%,直属事业单位干部配备率200%。 按照1名书记、1~2名副书记、7~9名委员标准配齐配强乡镇(街道、管委会)领导班子。2021年,按照每村(社区)1名团支部书记、2名团支部委员标准,选出村(社区)团支部书记296名、委员594名,其中35岁以下285人、女性85人、在村“两委”班子兼职214人,有效激发了基层活力。 选派15名优秀大学生任乡镇(街道、管委会)团(工)委兼职副书记,为296个村(社区)团支部配备大学生兼职团干部,充实基层工作力量。改革后,体制外工作力量增加路径达7种,基层团组织经常性工作力量总数达到1744名,比改革前增加733名。社会领域每万名14~35岁常住青年人口对应的团的经常性工作力量为101名,比改革前增加42名。 全方位加强团干部一体化管理。印发《新郑市团干部考核工作细则》,分领域分层次对团干部进行考核监督。 聚焦完善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破解组织运行后劲不足难题。 以服务品牌助推组织运行更加高效 全力做好全市各级团代表的联系、协调、服务和管理等工作,使团代表履职有方向、有保障、有路径。 截至目前,各基层团干部开展“用脚步丈量青情”330余次,发现问题256个,现场解决171个,持续解决85个,搜集意见建议42条。依托青年之家提升服务水平,现已建立18家青年之家,以青年之家为牵动,整合多方资源,开展创业就业、志愿服务等多类活动。 扩大团的组织覆盖触角。2021年新增社会领域团组织439个、青工委12个;按照“行业相近、业务相关、地域相邻”原则,建立联合团支部3个,在青年集聚的教育、卫生健康、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成立教育、卫健、交通、建筑、快递物流等行业团工委5个,有效推动相关行业共青团工作科学发展。 增加团的覆盖类别。积极发挥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青春力量,成立新郑市大学生联盟,加强青年大学生与团组织的密切联系,成立民办非企业青衿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新增联系14家青年社团(社会组织);有效联系指导青年社团(社会组织)36家,相较改革前的1家,数量提升明显;新增2个覆盖体制外青年的会员团体。 建立“‘青空间’——青少年阳光心态塑造”“探寻历史根脉 感知文化新郑”“小小讲解员”等9个品牌项目。同时,开展温暖冬天系列活动,2022年募集资金7万余元、物资价值5万余元,把组织的关怀送到301名困难青少年的手中。 聚焦完善团员发展 和教育管理机制 把好“入口关”,确保团员团前管理。落实少先队阶梯式成长激励制度,在全市300个村(社区)成立少工委,建设“家门口的少先队”。 把好“优选关”,确保团员发展质量。推进分批入队、推优入团、积分入团制度,按照达标一批、吸收一批,最终完成“全童分批入队”,实现从全员入队到分批入队的转变。推行学生积分入团制度,分类制定入团具体标准,从源头上确保团员发展质量。2021年共发展团员2220名,其中初中1360名、高中680名、中职110名、社会领域70名,新发展团员电子档案建档率100%,毕业学生团员组织关系“学社衔接率”100%。 把好“教育关”,确保团员持续成长。县域内36所中学和3所中职学校全部建立中学团校,覆盖率100%,其中新郑市级示范性团校6个,郑州市级示范性团校1个。连续3年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聚焦完善党的领导机制 和支持保障 提高党建带团建实效。建立县级团委向党组织推荐团的优秀基层工作骨干机制。联合新郑市教育局,采取“四不两直”工作法,对各直属学校团组织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开展督导。 2021年,新郑市委常委会研究共青团工作3次,团新郑市委向党委请示报告5次,新郑市委书记批示5次、分管副书记批示3次;党建带团建、队建已纳入党委巡察监督和党建年度考核,占比3%,较2020年提升2分。 健全青年工作经费机制。在落实乡镇(街道、管委会)团(工)委每年工作经费不少于2万元的制度性安排基础上,各乡镇(街道、管委会)按照辖区6至35周岁户籍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3元的标准安排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经费,列入同级年度财政预算。 完善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印发《新郑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副市长双召集人制度,召开市级联席会议,安排部署青年工作,强化单位之间的工作对接、政策协同,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共青团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落实推优入党要求。与组织部门联合出台《新郑市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意见》,使“推优”工作逐步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使共青团员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 2021年,新郑市28周岁以下入党人数70人,经过团组织推优51人,经过团组织规范程序推优入党的优秀团员占28岁以下新发展党员的比例达72.9%。 强化县域团教协作机制。成立新郑市教育团工委,实行交叉任职。将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考核和责任目标考评,不断开创团教协作新格局。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