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7版:中牟时报 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人物
解决“烦心事” 当好“贴心人”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张欣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人物名片

张欣,中牟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刘集镇中心卫生院住院部护士长

11月7日,立冬。上午9时,方特家园运动场,职工和部分家属依次列队做核酸检测。“今天做核酸检测的有1100多人。”身穿防护服,头戴防护罩,正在为双手喷洒消毒剂的张欣介绍说。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万彦峰 刘丽娟 王彦伟 文/图

上午10时,张欣匆匆赶回刘集镇中心卫生院。“来,大爷,我扶您到窗户这儿晒晒太阳,看看窗户外面,树叶儿多好看!”“大爷,这瓶是左氧氟沙星氯化钠,甭让滴得太快,不然胳膊会痒,我给您调好了啊。”

从一个病房到另一个病房,从一个患者到另一个患者,从关切询问到细致叮嘱,张欣不厌其烦。

“张护士长中啊,可以。我住院三四天了,她对俺病人可好。”患者段某今年76岁,刘集镇段庄人。

自2005年毕业参加工作至今,张欣从事护理工作已16年,工作作风严谨,护理技术娴熟,为人热情爽朗,服务积极主动,爱岗敬业,以身作则,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护理工作中,她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责任心和优质的护理服务赢得了患者的信任。“护理患者不仅要有生命至上的医者仁心,还要有精益求精的护理技术,急诊输液室儿科患者居多,一个孩子最少有两到三个大人守着,针还没打,家属先哭起来。这就要求护士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娴熟的扎针技术和沉稳的临场心态,临场不乱,从容镇定,提高穿刺输液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张欣说。

张欣记得,有一天黄昏下班,她换好衣服正要离开,病房来了一个头部外伤的小患者,是附近工地上农民工的孩子,家是外地的,妈妈带着孩子来工地看爸爸,不小心被钢筋绊倒,磕破了头部,急诊已经处理好了伤口,但因为出血太多需要输液,孩子才1岁多,因为头部有伤口,只能在手或脚部做静脉穿刺,孩子小手太胖,给穿刺增加了难度。张欣当即穿上工作服,耐心地给孩子建立了静脉通路,因为头部疼痛导致孩子哭闹不止、手脚乱动,为防止好不容易扎上的针再跑针了,张欣一直蹲在病床边扶着孩子的脚,逗着孩子,直到孩子在妈妈的怀里睡着,才向家属交代注意事项,又向值班护士交代护理措施。看着患儿家长由急切紧张转为感激微笑时,张欣懂得什么才是病人最根本的需要。这时,已经过去快2个小时了,外边的天也黑了,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看见年仅3岁的女儿,面对女儿望着她两手空空而明显失望的眼神,张欣才想起来当天是女儿的生日。

3年来,疫情反复无常。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接到医院的任务,张欣都会带领科室的护理人员坚守防护一线,没日没夜做核酸检测,哪里有任务就奔赴哪里,防护服一穿就是几个小时,衣服干了湿,湿了又干,不畏严寒和酷暑。身为医护人员,疫情面前她就是勇敢的“逆行者”,是守卫人民健康的大白。“她是敢于担当的冲锋者,不管是任务重大的全员核酸检测,还是凌晨召集的应急小组,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卫生院负责人如此评价张欣,“她坚守防护一线,不忘初心,守护群众健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医务人员的医者仁心和医德本色。”

16载春夏秋冬,16载春华秋实,无情岁月,有情人间,磨砺生命,见证成长。张欣说:“我是一名人大代表,至高荣誉,初心即是责任,使命就是担当。我是一名医生,医者仁心,恪守人民至上,敬畏生命至上。”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44843 2022-11-11 00:00:00 五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KeywordPh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