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裴蕾 文/图)1月31日早晨8点半,坐着轮椅的张李云和普通上班族一样,独自来到离家不远的地铁站,搭乘5号线到位于郑州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的河南金石艺术馆上班。她每天的主要工作是传拓出作品,然后销售出去,每月会根据工作量的多少领取工资。 “以前为了能够自食其力,我开过小超市、做过小买卖,但咋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和健全人一样成为上班族,这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张李云开心地说。 张李云口中的传拓,就是将生宣纸覆盖在金石器物的文字、图案上,待其干后,再用拓包打,把金石器物的文字、图案拓印出来的一种技艺,被誉为“古代的照相机”。 艺术馆工作室一隅,18岁男孩元元正在娴熟地传拓一个高浮雕作品,而谁能想到,他是一个“来自星星的孩子”——自闭症患者。一旁相伴的元元爸爸卢先生说,他一直想给孩子找个融入社会的机会,“我们就来到郑州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是这里的老师帮助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 “从去年6月,元元的拓片作品已经有了收益,领到了工资,每个月三四百元,实现了他一个又一个小愿望,吃美食、买玩具……”卢先生相信元元一定会坚定地在传拓这条文创道路上走下去。 郑州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主任刘正义介绍,中心先后开展金石传拓、装裱、烙画、玉雕、陶艺、古法琉璃等传统文化创意和非遗项目培训。10多年来,已先后有3600多位郑州市残疾人学员来此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找回对生活的自信,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目前该中心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共开设10项专业,招收户籍在郑州市的残疾人朋友,学员免费学习、免费住宿、免费就餐。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