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7版:登封时报 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化
挖野菜啦!嵩山“春日鲜”果然多
爱爬树的 “馋丫头”
情意绵绵荷包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挖野菜啦!嵩山“春日鲜”果然多
□袁锦扬/文 陈意冰/图

嵩山文化是历史积淀形成的多元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本报开设《嵩山文化》栏目,助推少林文化传播发展。

“榆羹杏粥谁能办,自采庭前荠菜花。”清明节前后,除了游嵩山,很多人还在干一件“大事”:挖野菜!

“没挖野菜的春天也是个不完整的春天”,嵩山脚下,来自郑州的小朋友李梦然(化名)提着一兜野菜兴奋异常。朋友圈里,挖野菜最是喜闻乐见,许多人分享春天挖野菜的感受和快乐,晒出自己挖野菜的“战利品”。

“嵩山有满山的野菜,都可以拿袋子装。”住在登封市的景阿姨称,在超市卖13元一斤的灰灰菜,自己动手采摘可以轻松零元购。往往是一声叮咚消息提醒,各式各样的采鲜微信群应运而生,不少市民便带上了小铲子、菜篮子出战田野。

“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在艰苦的岁月里,如果不是这些野菜,我们一家早被饿死了。”李阿姨一边挖荠菜一边说,“那个年代,野菜都是奢侈品。”

李阿姨的家住郑州市区,每年要开车带着孩子来嵩山脚下挖野菜。“我喜欢荠荠菜,降火。凉拌皮蛋,滴几滴小磨油,喷香!”来到嵩山脚下,简直是掉进了野菜“窝”,田间地头、草地果园里随处可见。李阿姨很快把挖“猴头菇”的目的抛到了脑后,金银花、野韭菜、云苋菜也都挖。一上午时光,在孩子们的疯玩声中,5个塑料袋就装得满满的。

本地人挖野菜也得靠“抢”,头一天没挖,第二天就没了。来挖野菜的冯大妈,遇到了也来找荠荠菜的本地人胡阿姨两口子。冯大妈不挑野菜,遇到什么挖什么,很快,几大袋子也装满了野菜。

冯阿姨是“挖野菜”资深人士,10多岁就开始挖,一年不落下。“现在条件好了,油腻吃多了就更想吃野菜,野菜新鲜好吃,营养价值高”。冯阿姨笑着说,没想到野菜也能享受如此“荣华富贵”。

“三月三,蚂蚁上灶山,荠菜花儿赛牡丹。”冯阿姨指出各种野菜的身份证,并介绍“马齿菜、野苋菜与猪毛衣菜,是嵩山地区民间要吃的地三鲜”。

古语有“春日食春芽”,食的是春,生的是芽,是大自然给餐桌最好的礼遇。野菜虽好,但并不是人人都可大快朵颐,食用之前要知己知彼。野菜大多偏寒,对于平素体质偏寒的人,则要少食;不要在绿化带、马路两边采摘,这些地方生长的野菜有可能会受到杀虫剂、汽车尾气等污染;不认识的野菜千万不能乱吃,用识图软件“认野菜”来食用也有风险,一定要辨别真伪,千万别被“毒”倒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是的是的,野菜轻轻地摇落它的种子,总能在春风里收获满地挖荠菜的大叔大妈。真的真的,太阳是明亮的,风在摇着野菜的叶子。我们不说话,挖着荠菜,就十分美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69078 2023-04-07 00:00:00 五 挖野菜啦!嵩山“春日鲜”果然多KeywordPh□袁锦扬/文 陈意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