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G04版:高新时报 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G04
高新区着力建设“家门口的好医院”
名医名家荟萃 患者病友称赞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各强其强,强强联合”
高新区着力建设“家门口的好医院”

“看病不用跑远路,在家门口就能把病看好”是许多患者的心声。民之所向,素履以往。“作为高新‘民生大管家’,近年来,社会事业局从细微处发力,重点瞄准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因地制宜打造弹性大、韧性强、覆盖广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以强大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击破资源不足困局,全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医院’。”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党委书记、局长田鸿鹏表示。

3月27日,在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组织的“家门口的好医院”座谈会上,14家医疗机构的代表就医疗特色及医院发展现状进行了发言。“有一种幸福叫被家庭医生管着”“不多花钱就能把病看好”“让数据多跑路,家属患者少跑路”“从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各家医院掌门人的发言,渐渐勾勒出高新区各级医疗机构“各强其强,强强联合”的新时代画卷。 记者 孙庆辉 通讯员 方宝岭 李炎 文/图

做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持续引进优质医疗资源

大病到医院、小病在基层,康复回社区。2019年以前,高新区仅有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是沟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学大道卫生服务中心和枫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梧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2年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投用。目前,沟赵天健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枫杨翰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将开业投用,由政府主办的石佛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

高新区除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用不足1年,不能申报参评外,其余5家机构已全部达到了“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并对照新标准开始了更进一步的能力提升。

当天参加座谈会的还有郑州市中心医院高新区院区、郑州西区中医院、郑州誉美医院、郑州友好肝胆医院、郑州卓美眼耳喉医院、郑州管州中医院。

高新区现有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已经得到了全面提升,正在优质医疗资源引进方面加紧发力。据了解,目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河南医院建设项目(国家级第二批区域医疗中心)已开工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水平中医(肿瘤)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的医疗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准的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落地高新区指日可待。郑州市中心医院高新医院(一期)项目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建成后将有效整合高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优质综合性医院布局将更加丰富;石佛医养结合中心项目2023年拟投入使用,医疗、养老相结合的创新型服务模式即将实现;郑州中西医康复医院已于2022年2月举行开工仪式,医院建成后将壮大高新区医疗健康产业,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畅通职工晋升通道,努力实现编制内外同工同酬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2年3月,郑州大学在读博士郑斌入职郑州西区中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早在2019年就已经是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东南院区大内科主任的她,在慢性肾脏病管理防治方面颇有建树。“病从口入,糖肾病人就是吃出来!”“肾病中末期怎么吃?”“吃对了,透析效果好。”她研究的课题与吃紧密相连。

郑州市人民医院影像技师姜红艳刚一退休就被郑州西区中医院请了进来。“看片子那叫一个准,几十年前的老病灶都逃不过她的慧眼。”在郑州西区中医院负一楼超声室门外的走廊里排满了等她做彩超的患者。

除了把医疗人才引进来,高新区还在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始终把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稳定和提升当作重点工作来抓,按照国家卫健委印发《卫生健康系统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若干要求》,积极推动落实“两个允许”政策“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进一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工资待遇,缩小基层医务人员与当地县(区)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水平,努力实现编制内外同工同酬。畅通职工晋升渠道,实行卫生院院长、副院长公开选聘机制,让真正优秀、职工满意的基层卫生人才能够站出来,进一步提升广大医护、职工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截至目前,高新区卫生人才队伍共有高级职称213人,中级职称578人,初级职称895人;公共卫生人员队伍近300人,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3300余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招人难、难留人”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69829 2023-04-12 00:00:00 三 高新区着力建设“家门口的好医院”KeywordPh“各强其强,强强联合”